好多范文网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政协提案(三篇):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建议等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委员提案一:
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建议

一、提案理由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改革与提升基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路径。通过上级政策指引和各镇办持续创新,我区智慧社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条件有限,社区发展不均。2022年**市有119个社区通过智慧社区建设复核,其中基础型93个,成长型19个,标杆型7个,分别占比78%、16%、6%。其中**区有9个社区通过智慧社区建设复核,基础型7个,成长型2个。从市级层面看,大部分社区仅有一至两个基础硬件条件较好的新建小区能达到标杆型标准,辖区内其他老旧小区勉强达到基础型标准,只能申报基础型智慧社区,各区县集中力量才能打造几个标杆型亮点,大部分社区智能硬件设施存在老旧落后的问题,全市智慧社区建设进度较缓慢,**区2023年申报的10个智慧社区也都没有达到标杆型智慧社区创建标准。
二是缺乏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困难。政府方面,各职能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不够,存在“信息孤岛”问题,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与社区实际应用脱节,对社区的相关数据缺乏智能化分析和应用,导致数据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方面,提供服务的相关主体难整合,例如依托智慧社区平台拓展养老、医疗、家政等服务,各企业都有一套自己独立的系统用于收集数据,采取的处理技术、应用平台各异,与智慧社区综合平台数据接口不兼容,智慧社区综合平台二次开发成本较高,并且由于数据安全或保密问题,难以整合各类资源。
三是筹资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智慧社区建设前期的基础投入、中后期的运行维护以及社区资源和服务的整合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我区实际情况来看,资金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省对达标智慧社区奖补资金,标杆型不超过100万,成长型、基础型不超过10万,很显然智慧社区建设所需要的经费缺口较大。同时,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企业受到政策规定和招标条款的双重限制,难以找到合适的赢利点,社会资本参与智慧社区建设的成本偏高,影响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智慧社区长效运营。
二、建议 一是加大基础投入,完善配套设施。
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在资金分配上,政府应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分配到社区基础设施、公共区域内等无收益空间的产品,加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更新和维护基础设施设备,也可引进合伙共建企业单位,构建多元参与的建设运营生态,逐年对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换新,整体提升老旧社区的智慧化服务水平,实现全区范围内智慧服务的基本均衡。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社会民生的深度融合,为基层社区治理注智赋能,着力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镇办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创新,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社区典型,为全区智慧社区的大规模推进提供经验。如,**区般阳路街道城里社区“打造智慧云平台社区治理模式,开启居民群众智慧新生活”入选全省基层治理实验点。
二是加强统筹规划,细化标准规范。进一步做好智慧社区的统筹规划,由大数据局牵头,围绕智慧社区建设的实际需要、发展方向、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未来五至十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统一智慧社区建设规范标准,实现数据信息一次录入、多方共享,实现不同智慧社区终端系统、服务业务和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避免信息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开发。对收集的各类数据,应明确使用哪些技术标准,如何实现社区运行数据和相关职能部门共享,如何面向不同用户群体提供管理与服务应用,为政府管理与服务下沉基层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加强数据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严格监管提供各类服务的企业和商家,进一步约束有关主体的行为,确保信息安全。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本。创新智慧社区建设投融资机制,构建政府引导、政企合作、多方参与、专业支撑的长效运营模式,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智慧社区建设,通过购买服务、先建后补、税收补贴等模式,引入各项全新智慧业务以及商业模式,以自我造血加强数据要素增值模式探索,实现智慧社区的良性长效运营。秉持“谁投资、谁收益”这一原则,通过充分挖掘社区生活服务资源,为社会组织、企业单位等多元参与主体带来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促使建设资金的来源多元化。同时,政府要对智慧社区服务项目进行严格管理,探索建立针对服务供应商的监管、评价、退出等机制,对服务提供不及时、不到位、质量低的服务供应商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推动智慧社区可持续发展。

委员提案二:
健全完善主城区东北部群众健身场所的建议
一、提案理由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强身健体的健康意识愈加迫切,参与日常健身锻炼的群众越来越多,身体锻炼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我区公共体育健身场所存在明显的分布不平衡现象,仅有的**体育场、体育公园、**湖公园、*家公园、南部森林公园等几处固定健身活动场所,难以满足城区群众日常运动的需要,且均分布在城区中、南部和西北部地区,但城区东北部,包括**社区、泉龙社地、锦绣花苑生活小区、鲁泰君悦生活小区、雁阳御城生活小区及周边小李村、小赵村等3万余名群众无健身活动场所,群众大多在文化路、雁阳路两侧健身步道或十字路口小广场活动,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对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需求,又因此路段交通路口较多、车辆较多,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健全完善主城区东北部群众健身场所显得尤为重要,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
二、建议
一是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主城区东北部居民公共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将其列入城市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加大资金投入,可先把城区“边角地”开发成小型运动场地,盘活城区空闲土地,建设便捷的健身空间。
二是借鉴朱家公园建设经验,利用五里河公园建设和经十路改造提升东延契机,进一步做好规划设计,在城区东北部建设一处群众体育运动场所,内设塑胶跑道操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安装健身器材,以方便群众健身锻炼,并无偿向社会开放。
三是充分运用好现有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建议开放雁阳小学、实验小学松龄分校塑胶操场、改造提升**二中塑胶操场,非学时对群众开放,以方便群众体育锻炼,缓解城区东北部健身场地不足的压力。

委员提案三:
在住宅小区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的建议
一、提案理由
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以下简称电动车)因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养车成本低等优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青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居民“出行难”的问题。随着电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在给城市居民出行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因电动车不规范充电引发火灾情况频频发生,一旦起火,将会对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二是有些车主为了充电方便,也会私自接线充电,“飞线”充电不仅影响小区美观,更会埋下很多安全隐患。
二、建议
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会商机制,研究共享充电桩的综合政策措施,解决共享充电桩设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二是开展相关专项整治行动,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电动车禁充令,禁止在楼道内、室内停放、充电。电动车不能停放在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逃生关键位置,防止发生意外时引发群死群伤事件。
三是按照成熟一个、解决一个的原则,在小区空旷地带或小区原有的车棚安装足够数量的共享充电桩,引导电动车车主在指定地点充电,减少安全隐患。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规划预留充电设施建设位置。小区内安装电动车充电桩是公认有效的办法之一。特别是电动车智能充电桩具备充满自停、漏电保护等安全措施,不仅可以让电动车智能安全的充电,还能降低许多安全隐患。
四是在没有合适位置设置共享充电桩前,引导居民合理使用“飞线”充电,对于老化线路及时更换。合理设置后,禁止从家里扯线充电,防止“飞线”充电长时间经受室外的风吹、日晒和雨淋,外面的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精选图文

22725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