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范文网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委员提案(多篇):关于加快我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政协提案一:
关于加快我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提案理由
商贸物流电商等服务业作为我区的优势产业,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当前我区“双十字”高速路网基本形成,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截止目前,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09家,其中:批零住餐235家,房地产业37家,交通运输业企业16家,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1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1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10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家,体育和娱乐业企业1家。相关部门通过聚焦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构建**南部物流枢纽基地、**一体化物流基地、*中智慧物流供应链服务中心和区域性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三园区两基地两中心”的总体布局,但如何利用我区产业基础优势,促进服务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上仍有一定的薄弱环节,亟待解决。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服务业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全区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行业企业占比较高,企业数量占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93%左右,其行业经营运行质量对服务业运行趋势影响较大。处于培育期内的文化旅游、商务服务、健康休闲、养老医疗、科学研究和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对传统动能优化升级带动不足,短期内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结构性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二)服务业重点园区建设未达到发展预期。以*川服装城、*川建材城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园区市场活跃度逐渐萧条、萎缩,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集聚示范效应不强,**先进制造产业创新孵化基地、齐*激光共享产业园、海尔新星物流公路港等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处于培育期,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效应、经济效益还未达到发展预期。
(三)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有待新突破。区域内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2022年,规上服务业中收入过亿元5家,过5000万元13家。在运营模式创新、人才支撑、品牌培育等方面,市场竞争力不强,对服务业传统动能优化升级推进作用不足。
二、建议
一是精准梳理产业链,以“补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融合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准确梳理*川现有传统(基础)产业,整合资源,通过组织产业链招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加研发收入、鼓励并购重组等措施,对产业进行强链、补链,注重产业链向高端发展。深化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助力建设制造强区。打造工业互联网,支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由有形产品提供者向“产品服务”提供者转变。支持平台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沿产业链向制造业拓展延伸。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加快产业链内部融合。推动服务理念、商业模式和服务技术创新,培育服务创新主体。加快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创新应用,推动新兴服务业发展。完善服务业供应链管理、企业流程再造和精益服务。支持服务业企业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进行融合,推进形成服务业发展合力。
二是抓好现代服务业园区规划,提升产业园区集聚力。加快*川建材城、*川服装城等传统商贸流通集聚园区创新发展,丰富经营业态,鼓励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整合提升主城区及周边养老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区内医疗资源,规划建设医养健康特色小镇,推进养老健康业发展;加快推进*川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齐*激光共享产业园、中一**先进制造产业城、海尔新星物流公路港、*川区健康文化产业园、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园区建设发展,抓好扶持政策落实。
三是发展会展经济,提高市场活跃度。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力度,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在会展经济组织、规划、管理、协调、监督、研究、指导等方面职能,出台会展业发展相关政策,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扶持会展业做大做强。积极与国内知名专业会展公司合作,通过行业协会、企业与会展策划公司市场化运作方式,提高市场化运作能力,增强会展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突出会展与产业联动发展,紧紧围绕我区建材、纺织、化工、机械、富硒农产品、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以产带展、以展促产”,实现会展与产业的协调发展,打造市内外或省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会展节庆活动,带动区域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
四是挖掘消费潜力,繁荣发展夜间经济。改造提升适宜夜间经济发展条件的重要街区及其周边环境,积极打造充分体现区域特色的夜间经济新载体,推动商业集中区、文化创意集聚区、特色餐饮街区、城区近郊旅游休闲区等夜间经济街区“点、线、面”相结合,大力提升夜间经济活力和规模,不断满足人民多层次消费需求。全力培育和建设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消费活跃、活力十足、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为充分释放市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协提案二:
充分利用道路交通发展优势,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随着**高速、临*高速在去年相继开通,在*川区构建起“双十字”高速路网,实现全域15分钟上高速,我区积极争创省级现代流通强县,加快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启动实施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建设山东*维青铁国际物流港、黑旺铁路物流园、太河农产品集散中心。相关部门正通过聚焦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构建**南部物流枢纽基地、济*一体化物流基地、*中智慧物流供应链服务中心和区域性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三园区两基地两中心”的总体布局。但还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较弱。除新星集团外我区其它商贸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行业内部集聚度低,缺乏竞争力;物流主体小型化、碎片化特点显著,个体经营户数量较多,发展层次有待提高,区内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快递企业用地难问题突出,普遍存在场地较小,无法满足现有业务量的问题。 (二)是物流服务网络不完善。全区新兴的仓储物流及高端商贸物流业态市场发育不全,尚未建成区域型物流和快递分拨中心、大型公共仓储设施,现有物流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物流高效运行需要。 (三)是物流业发展支撑不足。我区物流人才短缺,商贸物流业从业人员缺乏现代商贸物流经营、管理和运作的相关业务技能制约了我区商贸物流业的发展;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建材城、服装城等传统商贸流通市场日渐萧条,市场影响力、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弱化,传统建材运输、建陶运输业务日渐萎缩,目前大部分以传统运输业务为主的企业存在大额业务流失情况。 二、建议 (一)是明确物流业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以多式联运、商贸物流供应链、数字化国际服务贸易、智慧物流等为重点方向,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物流节点布局。按照“公铁联运、客货分流、数字驱动”的思路,全面开启高能级物流升级新阶段,打造物流+制造、物流+服务业、物流+电商、物流+农工等融合发展模式,加速产业转型升级,释放经济活动,以大交通撬动大发展,积极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增长。 (二)是打造**南部物流枢纽基地。依托我区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布局重大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贸物流园区,建设服务日用品企业跨地区市场营销、连锁经营和电商经营的区域分拨配送中心。推动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向农村拓展,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园建设,健全农村配送体系。依托山东*维青铁国际物流园、海尔新星物流公路港等物流项目载体,集中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物流功能,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物流骨干企业,提升多式联运市场竞争力,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三)是推进*中智慧物流供应链服务中心建设,构建现代智慧物流体系。依托济潍高速和临临高速等高速路网、齐*云商为代表的企业,大力发展智慧物流供应链平台,拓展智慧云仓储新业态,积极推广电商交易、智慧物流、云仓智联等一体化服务新模式。依托新星集团、日日顺新星物流等龙头企业,规划建设物联网定制平台、智慧仓储业态联动示范区等智慧物流体系。推进“互联网+” 高效物流和物流大数据应用,结合海尔新星物流公路港,利用罗村镇、**镇、西*镇废弃矿坑拟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发展智能仓储、智能设备和终端、自动化设备,提升*川物流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货车空驶率和仓库空置率。

委员提案三:
充值预付卡加强监管建议
近年来,经常听到或看到某些店铺、商家老板“跑路”,众多顾客手持办理的充值卡无法消费的情况发生。根据市场监管部门受理的充值式预付卡消费投诉情况统计来看,健身、美容美发、洗浴、汽车、餐饮等领域较为集中,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引起社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一、主要原因:
一是预付卡消费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目前只有2012年商务部公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政办发(2011)34号文件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通知》对预付卡有管理规定,文件对现实中发卡量巨大的个体工商户没有相应的规定,起不到规避风险的作用。
二是部门之间职责衔接不顺畅。涉及预付款消费管理职责的行政部门主要有市场监管、商务和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主要处理消费者预付款消费投诉,以调解为主,遇到经营者拒不配合时,因缺乏法律依据无法有效监管。商务部门只负责在商务部发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行业分类表》(不包括健身、教育培训等行业)相关行业的企业监管,对个体工商户无监管权限。根据刑事案件立案有关规定,只有涉案金额达到2万元,公安部门才会立案。在出现市场监管部门无法找到经营者,经营者为个体工商户,又不在商务部门监管范围内,且涉案金额达不到公安部门立案标准的情况下,消费者权益便无法得到保障。
 二、建议:
一是设立预付卡消费协同服务平台。学习2021年**实施的“预付保”平台,联合银行和支付宝,建设我区预付式消费协同服务平台,打造第三方平台、银行、消协、经营者、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共治机制,有效破解预付式消费带来的“退费难”“维权难”等问题,提振消费信心,激发“预付经济”活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配合。现有制度框架内,市场监管、商务和公安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在处理消费投诉过程中,如果发现企业涉嫌违反《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应当及时移交商务部门。如果投诉属于群体性消费投诉、涉案金额较大,可能构成犯罪的,市场监管部门应及时移交公安部门立案查处。
三是提高经营者失信成本。对于不履行法定义务的经营者,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违法经营者信息,加大联合信用惩戒力度,为消费者进行预付款消费提供有效参考。

 
 

精选图文

热门排序

推荐文章

22725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