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1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塔拉·韦斯特弗
她,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大山女孩;她,曾站在山脚下,眼前是一座看似无法翻越的大山;山的那边,是教育,是希望,是新世界;她,曾不断徘徊;但是她,跨越了。
她就是塔拉·韦斯特弗。她在17岁前未曾踏入教室,却成功地进入了哈佛、剑桥,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
许多人只看到她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从未知道,她逃离的是怎样一座大山?她付出的、放弃的,究竟有多少?
塔拉原是被她生活的这座大山所塑造的,她曾经十分相信父亲。但是,在父亲所认为的世界末日到来时,世界没起任何变化。在她经历了二哥肖恩的无数次暴打后,父亲依然包庇肖恩。城里外婆的礼仪、三哥泰勒的离开、其他人幸福的生活都让塔拉意识到——父亲也许是错的。她开始要求上学,真正地接受了教育。而越是了解大山之外的一切,塔拉越是意识到大山之内的愚昧。她曾试图改变家人的观念,但是他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她曾无数次想过要不要放弃新生活,换取家人的亲情。但是她逐渐地明白,父亲想驱逐的,是她自己。在三哥泰勒和五哥理查德以及其他人的支持下,她选择了离开了大山走向新世界。塔拉和两个哥哥飞往了自己的山,获得了博士学位。她另外的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则留在了大山,为观念腐朽的父母打工。
塔拉的全家人过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是因为教育。教育让塔拉客观地了解了山外的世界;让她看清了不同人的善恶好坏;让她接触到了思想先进的老师和同学;更让她挑战到了那些所谓的“真理”。以至于塔拉后来说:“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我想那些对教育不以为然的人应该看看塔拉的经历,看看教育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这本书讲述的不只是教育的力量,更是追梦的勇气。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鸟,有一座山是我们渴望去的,但在我们周围,总有一座阻困住我们的大山。有些鸟待在贫穷之山,想去富裕之山;有些鸟待在孤独之山,想去热闹之山;有些鸟待在罪恶之山,想去正义之山;有些鸟待在疾病之山,想去健康之山……塔拉就曾待在愚昧之山,想去教育之山。如果你问塔拉是什么时候走出大山的?我会说:在她开始想要走出大山的那一刻,她的心就已经迈出第一步了,之后和家人的决裂,也只是她循着自己的心的方向走罢了。当一座大山限制我们的时候,就是该离去的时候了。我们要下定决心,让心先去探索自由的世界。不要让阻挠我们的大山像包袱一样牵制住我们。因为它们太重了,难以拖走,它们难以被改变成我们喜爱的样子。
然后,我们当像鸟,飞往自己的山,勇敢地做自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2
那份难以让人逃离的对于家人本能的爱!
“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买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读到这里我突然明白,所谓原生家庭之痛,不仅仅来自塔拉在巴克峰脚下那个近乎疯狂的家庭和有暴怒症的偏执狂父亲,而且还来自有那份存在于他们之间相互的爱——虽然已经扭曲变形但一直存在着的爱。
父亲以为女儿被恶魔附身想用尽全力把她救回“上帝的手里”;塔拉因为对家人的爱,把自己的成长变化误认为“对巴克峰的背叛”,一遍一遍自我折磨,回到原来的地方渴望去争取得到根本不可能的认可支持。
我原以为书的结尾会像一般小说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不在执着于他的上帝,会稍作妥协,所有相爱的人会因为爱再次相聚——会有一个即使不完美但至少能画上句号的结局。
但事实是,这是一本回忆录。
现实是没有句号的,时间总是不断的往前走,只能给某一段时间划上分界线。
而这个分界线就是:塔拉终于能稍稍从以往不断的精神折磨中抽出身来,去选择自己新的家人,去拥抱自己新的“家庭”。相应的,她也不再回到那个她曾经一直想挽留的地方,也不再与想要控制自己的家人相见。
这才是现实,不是故事。
原生家庭问题早已是老生常谈,但通过这本书我才看到:
让原生家庭问题变得如此严重可怕的,恰恰就是那难以让人逃离的,对于家人本能的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3
讲述了一个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山区的姑娘塔拉,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挣脱了原生家庭的伤痕与束缚,在对自己的过往进行反思时得到救赎与解放的故事。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作者塔拉的自传,是一部回忆录式的故事,真实的讲述了从小到大的生活及环境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及自我救赎与自我重塑。作者生活在这样的原生家庭到处充满着不幸,对艰难生活的刻画让这本书很难给人想象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作者一本回忆录。面对父亲的苛责、母亲的麻木、兄长的暴力,作者唯一能做的只有忍受。努力面对,在平常人看来是一件很难的事,在作者这里反而是最简单的,也是唯一能面对生活的态度。
塔拉逃出了大山,但是也付出了与家庭决裂的代价,多年之后,作者试图在自己的原则之内与家庭和解,但书的结尾这种和解并未实现。
书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句话: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的因素来自你的内心。周围任何人,你的朋友,甚至你的父母都不能定义你是谁,你要做什么,得由你自己做主。
其实每个人都没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出生只是给了你生命,至于你的人生如何还是靠自己来谱写,原生家庭从来不是束缚我们人生的困局,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才是。只要我们转变认知,原生家庭或者童年环境带给我们的创伤,都能成为我们更坚强的盔甲。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4
用了几天时间读完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跟大家分享一下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还有一些书中的精彩的片段。
这本书的原版英文名称是《Educated:A Memoir》,作者是美国的塔拉·韦斯特弗。这本书是她的自传,描写了她在原生家庭中成长的过程,以及后来接受教育实现自我觉醒的过程。整本书言辞优美,结构精巧又浑然一体,没有刻意与匠气,是一本难得一见的佳作。
我站在谷仓边废弃的红色火车车厢上。狂风呼啸,将我的头发吹过脸颊,把一股寒气注入我敞开的衬衫领子。在这种靠山近的地方,风力强劲,仿佛山顶自己在呼气。往下,山谷宁静,不受干扰。与此同时,我们的农场在舞蹈:粗壮的针叶树缓缓摇摆,而山艾和蓟丛则瑟瑟发抖,在每一次气流充涌和喷发时弓下身去。在我身后,一座平缓的山倾斜而上,继而将自己与山脚缝合。如果抬头望去,我便能辨认出印第安公主的黑色身形。
以上是书中序言的开头,我从其感受到了一种诗一样的美,电影般的画面感一下将我带到了7岁的作者塔拉身边.......作者的文字缓缓的流淌,营造出梦境一般的氛围,让我时常分不清自己在现实里还是在主角塔拉的梦里。我像是一头扎进了冥想盆,漂浮在塔拉的记忆世界里,一时是局外人俯瞰一切,一时又潜入她的心里看到她深深的痛苦与挣扎。为她每一个抬头觉醒的时刻激动不已,也为她每一个反复徘徊的挣扎感到揪心。
书中大量的篇幅描写了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场景,我在阅读时时时感到困惑,这些家人爱塔拉吗?这个家中最小的女儿。爱的话为什么要让她做那么危险的工作,在她被哥哥打骂时一言不发,不惜与她断绝关系也要维护哥哥的正确。不爱的话,又为何总是称赞她,不远万里的探望她?我想这不仅是我的困惑,也是在诉说这个故事时塔拉的困惑。
在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如此深切的意识到一个人的原生家庭竟如此重要,影响力如此巨大。它定义了我们是谁,我们因何而存在。家人与家人的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我们得以呼吸的空气,更是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可倘若这个原生家庭是畸形的有毒的,让你感受到无比痛苦的,那么想要找到真正的自我,而又抵抗住丧失脚下土地的惊恐,就会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而塔拉历尽艰辛,做到了!
我们需要爱,来向自己证明自己是值得的,可以正大光明的站在阳光下享受美好而无需羞愧的。爱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对一个人而言,一封来自母亲的道歉信可以抵过千万本哲学理论书的理性辩论。我们常常会屈从于本能里对爱的渴望。为了得到爱,我们甚至可以在心里扭曲现实,放弃自己的思想,放弃自我,全盘接受他人观点,只为了得到他们的认可。可是,生而为人,我们需要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思想。我们不会永远是谁的孩子,我们不是依附于他人的藤蔓。我们是人,独立的人,和千千万万的人一样,傲然挺立、平等、自由。
书中也有大量她父母宗教信仰的描述,对于他们将自己或他人受伤归结于上帝的旨意,我表示非常困惑,宗教对人们来说究竟是什么呢?人们失意时的慰藉?面对苦难时可以欣然接受的理由?还是逃避自己责任的避难所?遵从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旨意是什么呢?我在书中看到的是,很多情况下上帝的旨意成了自己糟糕行为的遮羞布,让人理直气壮的说出,不是我的错。逃避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应面对的后果。可耻,懦弱,又可笑。
庆幸塔拉在教育的帮助下看到更大的世界,听到和父亲截然不同的声音。这些流淌的历史文明帮助她重构了自己的肌骨,脱离过去重新开始。她很棒,真的很棒!
读这本书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现实与梦境交叠,常觉得自己在看话剧或是电影。深深的沉迷其中,它像是有魔力一般吸引着我不断的阅读下一行,不肯停歇。有时贪婪的读了十几页,会蓦地想起前面有个细节我没读清,又返回头去细细的品读一遍。
书中有很多部分描写的都非常好,以下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些内容的摘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看原书,当一本文词优雅的小说读也是可以的。当然有能力读英文原版的话就更好了,可能会感受到更多不同的东西。
山的催眠中长大。一切人类闹剧都仿佛安静下来。
现在想象她的样子,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孤零零的画面,就好像我的记忆是一台幻灯机,而片盒却卡住了。画面上,她坐在带坐垫的长椅上,留着一头紧密的卷发,嘴角露出恰到好处的礼貌微笑。她的眼睛充满善意,安静闲适,仿佛在看一出舞台剧。那微笑让我念念不忘。始终如一,神秘,超然,冷静,是唯一恒久不变之物。
我以前听过无数次为赞美诗伴奏的钢琴演奏,但玛丽弹奏的音乐与之前杂乱的叮咚声截然不同。那是液体,也是空气;一会儿是岩石,一会儿又变成了风。
我跪在地毯上,听着父亲讲话,又像是仔细端详着一个陌生人,觉得二者,既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而我悬在中间。我明白,没有任何未来可以同时容纳他们;没有命运能够同时容忍他和她。我将永远、始终做个孩子,否则我会失去他。
我想要一个学者的头脑,但克里博士似乎看穿我长了一个屋顶工人的头脑。别的学生属于图书馆;我属于起重机。
克里博士说他一直在观察我。“你表现得像是在假扮别人。好像你觉得你的生活全靠伪装。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己。你就是黄金。回到杨百翰大学,甚至回到你家乡的那座山,都不会改变你是谁。那可能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也会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即便是黄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
我想相信他,接受他的话,重塑自我,但我从来没有那样的信心。无论我把回忆埋得多深,无论我如何紧闭双眼对抗它们,当我想到自己,脑海中浮现的形象是那个女孩,在卫生间、在停车场的那个女孩。我不能告诉克里博士关于那个女孩的故事。我不能告诉他,我不能回到剑桥,是因为在这里,我人生中的每一个暴力和堕落时刻更为凸显。在杨百翰大学,我几乎可以忘记,让过去的留在过去。但这里的反差太大,眼前的世界过于梦幻。比起石头尖顶,记忆更加真实,更加可信。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5
过去的永远不会消逝,它甚至从未过去!总有些东西会在生命最深处,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震惊、恐惧,震撼心灵,看完《当你像鸟飞向你的山》这本书真的需要深呼吸去平复。没去过美国,对美国不了解。真的很难想象在80年代的美国会有这样一群人。几次翻看作者介绍,确认作者是1986年生。一本自传体小说,好像一部凶险环生的恐怖片。阅读过程中,心里跟着一阵阵悸动。时而全身颤抖,时而伤心哭泣。随时断腿,随时被焚,随时车祸,随时丧命,作者的经历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闻所未闻来形容。
这本自传小说讲述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前半生的真实经历。她与兄弟姐姐父母一起生活在爱达荷州的山区,在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每天与哥哥父亲一起拆解废料,帮母亲调制精油,每天囤积食品生活资料以防末日来临,并且按照父母所灌输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生活下去。这本书中描述的原生家庭极度扭曲,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但是作者却一步步通过学校教育重拾自我,打破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束缚,最终找到心中的那座山。
这本书超载了励志,阅读的过程中有时仿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作者的经历远非我能想象。就像她写到“我能在风中站稳,是因为我不是努力尝试站在风中。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它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的。
她的导师克里博士对她说,“你是一块纯金,不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你自己。”“——即便是黄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读到这里,不禁泪下。
喜欢书中提到的教育观点“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
最喜欢的篇尾,心理重建,心灵成长。“当我彻底接受了自己的决定,不再为旧冤耿耿于怀,不再将他的罪过与我的罪过权衡比较时,我终于摆脱了负罪感。我完全不再为父亲考虑。我学会为了我自己而接受自己的决定,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国为我需要如此,而不是他罪有应得。这是我爱他的唯一方式。”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6
漫漫暑假,深读一本书,与灵魂深处的自己对话。这个暑假,最吸引我的一本书籍是——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经典作品《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这是一本让人读完热血沸腾的书,女主人公的青春奋斗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她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深刻影响。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将成傲慢,教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深化和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到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比尔盖茨曾评论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 这本书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在作品《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她将向我们展示自己是如何运用自学能力,脱离原生困境的。塔拉个人的成长故事,很容易让人认为这是一本成长的励志书籍。你会以为这是一本小说,但实际上是作者用非常严谨的态度写的一本自传。比尔·盖茨把本书列为他年度荐书的第一名。
塔拉对教育内涵的深刻阐述是:“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
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正是这个85后女孩的回忆录。有人说这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励志鸡汤:“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一路走进了剑桥和哈佛,那么,赢在了起跑线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成功?有人说这是一个让人泪流满面的心酸故事:韦斯特弗30多年经历的坎坷超过了大多数人的一生,但在她的叙述中,没有声嘶力竭的怒吼,近乎麻木的冷静与冷漠反倒激起人们对她成长创伤更加深切的同情。
看完塔拉的故事,我认真回顾了我至今为止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过去的自我,一个是未来的自我。
走向未来的自我,必然需要对过去的自我进行否定和批判。这一批判并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还必然涉及到和你密切相关的人物、环境和信仰,因此从过去蜕变将会变成一场洗心革面的痛苦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塔拉精神是如此痛苦,以至于多少次都差点放弃,甚至得了夜游症和精神恍惚。与艰苦前行的精神重塑相比,回到原来的浑浑噩噩似乎要更加容易。
这本书让我觉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鸟,那么一定会有一座适合自己的山。这座山可以是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我们才会把潜藏在身体内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并发挥得淋漓尽致,让生命这朵花尽情绽放。
这座山也可以是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我们才会得以真正放松,才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每一天都好像沐浴在最柔和的阳光下。这座山也可以是最适合自己的感情归宿,是那个可以让自己停靠的港湾,只有停在这里才会让自己有温暖、舒适、安全的感觉。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7
整本书读来很震撼,也有些揪心。读一本书如照一面镜子,照出些许自己的影子。如何让这本书指导我的人生,这也带给我深深的思考。
塔拉成长的环境、经历,在我们看来是非常恶劣的,简直有些不可想象。七个孩子在同样的家庭里长大,三个选择了自己的路,四个选择依附父母。同样的家庭环境,七个孩子的结果却不同。那我们是否该思考一下,造就我们不同人生的是外在的人,事、物、环境,还是我们自己的认知、选择呢?
苦难带给我们的只有伤害吗?难道它不也是我们的资源吗?塔拉和大多数孩子不一样的成长经历就成为了她独特的资源。对曾经经历的苦难和伤痛不是抱怨、愤恨而是怀有一份感恩,这是一种智慧。感恩它们造就了今天如此美好的自己,这样带给我们的内心是否更多一份快乐和豁达。任何事物都有正面意图,都有它的价值,就看我们是否能洞悉危中之机,有智慧将它们转化为我们的资源,用对地方,实现它们的价值。
原生家庭很重要。从相对于我们父母的角度,我们是原生家庭受的一方,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生命是一个复杂体,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完全可以挣脱原生家庭的枷锁,去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人生。塔拉的母亲就是活成了无限可能性的样本。这取决于我们是否相信自己并愿意去选择创造。相对于我们孩子的角度,我们又是原生家庭的施予方。那我们要给我们的孩子一个什么样原生家庭,给孩子一份什么样的教育呢?我想首先要学习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做合格的父母,去疗愈我们从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和我们自己和解。唯有和自己和解了,我们的世界才能和谐,我们的孩子才可能不再经历我们原生家庭的轮回。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塔拉对教育的诠释让我深受触动。一如我们读书学习,是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无知,更加的敞开、也更加谦卑,而不是更加固执的认为“我是对的”。学习是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去触摸我们认知的边界,检视我们的底层逻辑、三观,看见我们认知的局限,不断修正自己,打开心量,提升心性和生命品质,活出更加喜悦自在的状态。
看见即疗愈,看见即创造。塔拉写书的过程就是勇敢面对自己内心阴暗的,腐败的,散发着恶臭的那些过往的记忆伤痛,看见和接纳自己的不够好,从而疗愈自己的创伤,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
这本书让我收获了接纳、感恩、和解、相信和创造。愿我们大家都可以像塔拉一样“飞往自己的山”,去创造我们想要的美丽人生!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8
这本书大概讲得是作者他们一家人住在爱达荷州偏远山谷中的一个农场,父亲是一个冷酷固执的极端教徒,母亲是勤劳懦弱永远不会反抗的女人,童年是破铜烂铁的垃圾场,整个家庭充斥着宗教,原始自然信仰,从小就被父亲灌输不能去学校,不能去医院,不能穿着暴露,不能化妆等等,这些条例作为家里的一员必须严格遵守,同时父亲不希望她们有自己的思想,不然就是对信仰,对上帝,对家庭的背叛。作者16岁考进杨百翰大学,后面获得去往剑桥交流的机会,回到杨百翰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继续去往剑桥求学,并去哈佛访学,最后获得剑桥博士学位,这一路走来真的是非常艰辛,作者自我怀疑过,自我否定过,一度精神崩溃过,就在作者决定放弃挣扎,自我沉沦的时候,他的哥哥泰勒抓住了她的手,拉她上岸。
说实话看完这本书到现在我仍不可理解,像这样的家庭,作者为什么还如此恋恋不舍,对哥哥肖恩的残暴一次又一次的怯弱原谅。看书本的封面,一个女孩站在一座山峰上,前面是山谷,女孩看着远处,她看向的地方应该是她成长的地方,她的家。至今作者每年还会回巴峰山,但只通过泰勒、查尔斯他们讲述山谷中发生的事情。可能作者心里清楚永远都回不去了,与家人的裂痕已经扩大到无法修补,她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十六岁的自己,是一个全新自我,这个自我作者称之为教育。每次看到书中作者因为这样的亲情这样的家而做出自我怀疑和让步,我真的好想冲进书本里去摇醒她。但每当我这样想我都告诉自己你根本没办法切身体会和换位思考,因为我与作者的童年相差太远了。
书中有几段内容,我感觉父亲是爱女儿的,只是她的爱,是女儿接受不了的,这种爱伴随的是失去自己对思维的掌控权,失去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在作者计划去往英国求学,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是在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9
阅读这本书犹如完成一场心灵的对话,让我与学生们的教育旅程交织、相融,也让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与使命。
心灵的鸟儿:引导成长的指引
书中那句“不要去等待别人告诉你,你可以去飞。你想飞就飞。”这句话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我对教育的刻板印象。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肩负着培育学生翱翔的使命,应该用爱心和智慧,引导他们追逐内心的梦想。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遇到了一名性格内向的学生,她总是躲在人群中,不愿意表达自己。然而,通过与她的亲切交流和个性化的引导,她渐渐敞开心扉,开始勇敢地分享自己的见解。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只需我们用心去发现,用爱去点燃他们的梦想之火。
努力与机遇:生命的双重构建
教育如同广袤的天空,为学生创造了实现梦想的舞台。“生命有一半是给你的,另一半是你去争取的。”这句话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来自一个贫困家庭,生活并不容易,但他一直用勤奋和努力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为了支持他,我经常在课余时间给予他额外的辅导,帮助他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他也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最终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个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也需要适时的机遇和支持。诚如书中所言:“成功者总是为机会而准备着。”
培养内在:心灵的滋养与塑造
此外,书中关于“心的教育”的论述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核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品德。在我的课堂上,我常常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鼓励他们用文字表达内心,以便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包容之情。通过这些活动,我发现学生们的情感更加丰富,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这也印证了书中的观点:“我们要教会孩子读懂人性,读懂生活。”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培育学生内心花园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让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不断开出美丽的花朵。
引领成长: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在阅读《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的过程中,我更加明确了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山”,每个人的梦想都值得被追求。作为教师,我要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书中所言:“你的目标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你自己。”所以,我时常鼓励学生要树立目标,迎难而上,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有一名学生,经常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但我不断告诉他:“超越过去的自己,才能迎接更好的未来。”他通过努力,终于把自己的弱势学科提升了上来,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潜力。
超越自我:追寻更美好的人生
“翻越一座山,是你,也是我。”作为教育者,如何翱翔至己心之山巅?这意味着不仅在教育领域追求卓越,也要在人生旅程中寻找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像书中的鸟一样,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愿景。这意味着教师应该清楚自己想要在教育中实现什么,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影响学生的成长。明确的目标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让教师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
其次,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书中的鸟需要不断适应环境,学会飞翔,克服风雨。同样,教师也需要保持求知欲,积极参与专业发展,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只有不断地学习,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教育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山路崎岖,风雨坎坷,教育之路亦然。然而,教师的信念犹如飞鸟的坚毅翅膀,扛过风雨,迎接挑战。风雨不改其志,犹如书中鸟儿,不惧挫折,展翅翱翔。在困难中寻求答案,在变革中调整方向,我们始终不渝,航向着心中的山巅。
教师,以坚定的信仰,书写出自己的山巅。在读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后,我仿佛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和教育的使命。教育,是一场让学生自由展翅的旅程,也是一次让教育者内心升华的历程。我们要以梦想为翅膀,引领学生飞向自己心中的高峰,用爱心和智慧滋润他们的成长。愿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温馨的教育环境,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让每个学生都能像鸟儿一样,勇敢地飞向属于自己的山巅。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10
利用一周多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初读了几个章节,觉得很不可思议。在一个十分发达的国家,却出现了一个原生的山村家庭。家庭暴力、女性偏见、大男子主义、宗教色彩充斥着整个家庭。整个家庭似乎有爱,又似乎没有。由于父亲的双相心境障碍,导致了一个家庭处于“非常态”的情境中日复一日。
全书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讲述的是笔者自述的童年回忆。因为种种原因,塔拉(笔者)的家庭经历过几次重大事故:车祸、父亲的烧伤、爆炸,以及数不清的小事件。同时,塔拉的童年还充斥着来自父亲和哥哥的言语羞辱,肢体暴力和思想控制。
塔拉无疑也是家庭中几个孩子中比较幸运的那一个,因为她其中一个哥哥泰勒对她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并且在这种影响下,塔拉试图走入课堂。泰勒的黑白CD,似乎成为了塔拉昏暗童年的一颗糖果。
但走入课堂这一行为,无疑会被父亲视为对家庭的背叛、对上帝的藐视,是政府的走狗,因此塔拉走过了很长一段自我谴责的路。
就是这样一个在极端原生、无教育背景、甚至可以说社会化不完善的家庭中成长的塔拉,却走入了世界级学府。这让我想到了在心理学史上争论了几百年的问题:遗传和后天到底谁决定了个体?
似乎心理学发展至今,原生家庭和教育(后天)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而塔拉是如何从那个废旧回收厂走出来的?本书的第二部分的主题即为“教育”。
教育给予塔拉的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常识、历史、人文知识。同时还给了她看待世界的视角和感知力。书中有的一段让我影响深刻的描述是,当作者刚刚踏入大学的时候,学习艺术绘画鉴赏课的过程中,她并不能理解这堆东西,因为在她看来,无论是“集中营”还是那些难懂的画,都是没有内涵的,她通过考试的方法是,也仅仅是去记住它们。但后来的塔拉,在读到马丁路德金时,会产生愤怒(因为她明白了哥哥的辱骂)、在读到历史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在和伟人对话。慢慢的,塔拉也逐渐“醒悟”过来。
但这种“清醒”,带个塔拉的并不像想象中美好。在我以为塔拉终于可以摆脱原生家庭的痛苦、过上幸福的生活时,事实却是,作者陷入了无限的纠结中,她甚至无法区分爱和达州家里的她和剑桥的她哪一个是真实的存在。书中也出现了两个塔拉。
然而到了书的最后,这种重影消失了。读完这本书,其实我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所以也去看了别人的书评。最多的一种解释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作为经历者的塔拉和作为叙述者的塔拉重合了,而作者也正是通过这种重合,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在现实中,塔拉没有和家人达成和解,但是她已经走出了过去,达成了和自己的和解。
在知乎上热评第一的答案里有这样一句话:这本书其实是塔拉在精神崩溃之后的自我治疗过程。让她痊愈的,正是教育赋予她的一种能力,一个全新的看待自我的视角、一个叙事自我。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11
教育、蜕变、对原生家庭的逃离,这是本书最鲜明的主题,但这本书不只是这些,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塔拉父母去机场送她的一段:
就在这时,我回头一瞥,看见爸爸还站在安检口目送我离开。他的双手插在口袋里,肩膀耷拉着,嘴巴松弛。我挥挥手,他向前走了几步,好像要跟上来。我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一刻:当高压电线将旅行车盖住,母亲被困在车内时,爸爸站在旁边,一副无助的样子。我拐过弯,他仍然保持着那个姿势。父亲的那个形象我将永远铭记:他脸上的表情充满爱意、恐惧和失落。我知道他为什么害怕。我在巴克峰的最后一夜,就是他说不会来参加我毕业典礼的那一夜,他无意中吐露过。“如果你在美国,”他低声说,“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此时的父亲像一个若有所失的小孩,他满是担心与无奈,但是他又做不了什么,平日里看似强大有着无限威严的父亲在此时在“另一个世界”又是无比脆弱。他想象着女儿去了一个充满恶魔的世界,一个危险的地方,他还在想着世界末日和汽油的事,让人啼笑皆非。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父亲愚昧又倔强,偏执而荒诞,他剥夺子女的教育,不让他们去医院,把他们置于危险中,做着一些看起来很愚蠢的事情。但是如果站在父亲自身的角度来想想呢,也许受到躁郁症的影响、也许是因为信仰,他做着在他的世界里对孩子们最好的事情,不停的工作、囤积食物和武器,他很累吧,也受着伤害吧。这样一位父亲,他有足够的理由饱受诟病,但我还是对他恨不起来。我想在他内心深处,还是爱他的孩子们的,即便是很久不联系的塔拉,他对她难道没有一丝挂念吗。我对他还是有着抹不去的同情。精神与信仰的差异在他与子女之间划出一道巨大的鸿沟,心灵的距离让他们分离。
人与原生家庭的问题可能就是如此复杂吧,不是简单的爱恨与对错,子女与父母像缠绕在一起的藤蔓,彼此交织、攀援,相互影响,他们的关系啊,从来捋不清也道不尽。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12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很多人物的经历大大突破了我的认知。我以为故事纯属虚构,读到最后,才知道它是塔拉韦斯特弗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更深深受到震撼。
患有被迫害妄想症的父亲编织的恐怖故事笼罩着塔拉的童年,她打小就被偏执的父亲灌输必须跟政府、学校、医院划清界限的观念,以致十七岁之前没有上过一天学,对学校和医生的认识歪曲错误;经常遭受哥哥肖恩的殴打和羞辱,被迫跟父亲在废品厂做危险的工作,亲眼目睹哥哥们因为父亲粗野的工作方式而流血伤残。那是多么绝望的生活!
多亏在哥哥泰勒的鼓励和支持下,她一边在便利店打工,一边准备入学考试,凭借惊人的天赋和毅力,经过两次考试,终于进入杨百翰大学。后来又得遇良师,考取剑桥大学研究生,最终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开挂的人生看似风光,但实际上塔拉的内心已经千疮百孔。跟学费房租的压力相比,她更不能承受的是身心遭受的创伤。
拥有更宽广视野的塔拉,深爱并同情自己的亲人,但又无法原谅他们对自己的伤害。她陷入疯狂的自我怀疑和否定,甚至分不清现实和虚幻,直到寻求了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才逐渐恢复正常,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我自问若我是塔拉,能否像她那样摆脱疯狂的充满偏见和暴力的原生家庭,决绝地走进完全陌生未知的新世界?她像鸟儿勇敢地飞往自己的山巅,像凤凰涅槃重获新生,成为千千万万女孩儿的精神榜样。
塔拉像石头一样顽强,又像花朵一样美丽。她让我想起现实中的一个人,她就是被称为农妇诗人的韩仕梅。霸权式的家长,被包办的婚姻,被控制的人生。土里刨食,艰辛劳作,从不曾有过远方,却坚定地走向诗的殿堂。她的诗句优美平和,嚼碎了过往所有的委屈和不甘,似高贵的灵魂摆脱了俗世的羁绊。塔拉和韩仕梅,都是尘埃上开出的花儿。
当你正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你读一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相信你一定会获得感动和力量!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13
这是一本享誉美国的作品,这也是一本深受人们喜爱的新人处女作,这更是一本未来可能会成为经典教育标杆的不朽之作。我在它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女孩在教育的影响下尘封、告别、和解过去,以及拥抱新生活的坚毅。
作者,塔拉是一个17岁前未上过学的女孩,她的童年充斥着父亲极端的控制,家人不断妥协的欺骗,哥哥无端的暴力折磨,乃至所有人的封闭愚昧。在这样一位有着剑桥,哈佛,哲学硕士,历史博士等光鲜标签的背后,很难有人能看出这个姑娘被偏执、压迫、欺骗束缚着的令人胆寒的过去。
我曾在看完塔拉前半生经历时,捶足顿胸、咬牙气愤于这个家庭的不可理喻。但当我第一次看到结局时,我便释怀了所有的愤怒和不甘。塔拉,比我想象的勇敢。她在最后原谅了过去,去了一趟那个包裹着她十余年的家,重新开始认识,曾经有着一丝觉悟的过去的她,将自己与不堪分离。更坚信的接受着教育,我被她的自省和坚毅打动。
不禁想起当今的我们,可能极少会有塔拉般失控的童年,但我们又何尝不与她相像?格局的局限和失败的束缚无不在阻挡我们,我们所处的脚下好像是激荡的水面上的一叶孤舟,是教育在不断推动它翻新、远行,渐行渐远的驶出小渠!那遥不可及的海域其实一直在前进的路上,我们又何尝有勇气奔赴未知呢?塔拉这一点就比我们勇敢。她的如锦前程,定于她决心踏出牢笼般的家的那一刻。指明了一个方向,她便敢于前进,努力,她尝试不断的改变适应。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去打破过去呢?
有人说女生学历不必太高,有人说孝子不必不远游。还有人说,未来的工作够安稳就好······太多了,我们听到的声音太多了。过去的条条框框,为什么不去拆掉呢?我每一天醒来都很想告诉自己,今天的你是全新的,无论过去,不问将来,人若是不告别过去,哪里会更清醒的选择决策呢?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它让我认识到了:鸟儿不一定要过树上栖息捉虫一生,它也可以飞往高山,展翅于长空。因为我相信:教育会带领我们爬向一座高山,到达高山之顶,看清世界!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篇14
睁开眼睛看世界!
这是本很厚的书,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看完,是因为作者写的太吸引人,如果不是有其他事情要做,我可能会一口气读完。
这本书讲述一个在17岁之前没有上过学,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女孩,最后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哲学硕士、哈佛的历史博士。书中她详细讲述了这个转变是如何完成的,一路以来发生的故事和她的心路历程。
在读的时候我一直很不厚道的想,为什么作者有躁郁症的父亲,和经常打她的哥哥肖恩,还不死?这次会死吧?可直到书的结尾,她的父亲和哥哥也并没有死。
因为这是一本传记,不是一部小说,所以故事结尾是事实的存在,不受作者或是任何读者左右,这让我突然觉得,也许世界真的如《哈佛中国哲学课》中阐述的:
“孟子认为,我们如何生活,如何做决策,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自身生存的这个世界:我们相信它是连续稳定的,还是相信它是不可预测的,变化无常的。”
看了太多坏人终将受到惩罚,好人终将得到幸福的电影、电视剧,会让我们默认,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因果的世界,而事实也许并不是如此。
我们相信自己的价值体系,对于一切超出体系之外的东西,都希望他们承担因果,来以此证明自己价值体系的正确性。
虽然书中作者原生家庭的错误很明显,但是他们并没有受到错误的惩罚,事实是他们反而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一部分看着格外的矛盾,之所以觉得矛盾和不爽,就是因为这故事的发展没有应了我们固有的因果体系,超出了正常人的认知。?可能书籍的英文名Educated,更能表达书籍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好的教育,更多的知识和阅读,可以让我们明白世界有多么大,让我们了解,世界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是那样的不同。
我是一个本科生,周围很多朋友也都止步于本科教育。大学本科是很多人教育的终点,但也许那只是一个起点,甚至连“思考”都没有真正的开始。
大学本科及之前的教育,对一个人来说实在太短,仅仅是能够让人在日常中,在他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生存而已。对于这个世界,其实是没有概念的。而作者,用她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如何让她打开了看这个世界的眼睛,一切因此而变的不同。
对于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人的存在意味着什么,最近我常常在思考这些。答案没有唯一的,都对,也都不对。可能和我最近看的《中国思想史》以及之前看的一些关于思想的书籍有关。
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他们信奉的唯一的标准,而在今天看来,那些标准并不是真理,也不是唯一的存在,只因人的生命有限,在一个世纪中,更容易被当时主流的思想所影响。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关于“无意沟通”的概念,指的是:
“有时,人们事实上在与别人进行着信息交流,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沟通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沟通是无意沟通”,
文化背景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这种无意沟通实现的。儒家对中国人礼仪的影响,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当我们可以跳出这个文化背景,再来看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切又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就像这本书的作者,走出了她从小生活的那座大山,世界就向她打开了。
上一篇:读后感的作文合集7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