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范文网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将相和公开课教学设计

网友投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将相和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教学设计是教育实践的核心环节,以学生为中心,以达成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策划,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将相和公开课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学习。

将相和公开课教学设计

将相和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篇1)

《将相和》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十册,它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它以秦赵两国矛盾为背景,具体地叙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由失和到言和的事实,歌颂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热爱祖国、顾全大局的思想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认错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认写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能简要复述本文的三个小故事。

3、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复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三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人们都说:“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这说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和长久发展需文臣武将齐心协力,但在战国时,曾发生一件将相有不和到和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提出自读要求:

1、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懂。

2、借助上下文理解词义。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相互纠正生字的读音。

2、提出不懂的问题,做好记录,小组内探讨。

三、反馈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

2、把握词语的词义。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理直气壮: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壮盛。

完璧归赵: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

负荆请罪:光着上身,背负荆条,向人请罪。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文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和”是齐心协力,共保赵国。)

2、 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小故事?请简要复述故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赵王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想占为己有,假意用十五座城交换,蔺相如与秦王巧妙周旋,最终把和氏璧安全送回赵国。

渑池之会: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蔺相如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被逼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让人记录下来。秦王没占到半点便宜。

负荆请罪:蔺相如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让蔺相如下不来台。蔺相如一针见血的话语传到廉颇耳中,廉颇深知自己大错,背负荆条,上门请罪。

3、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而“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结果是“负荆请罪”的起因,三个小故事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

把“将相和”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板书设计

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将相和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定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3.读通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准备:

《将相和》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将相和。

2.引导学生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初读课文,并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运用已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及意思。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每战必胜。形容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3.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以及存在的疑问。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1.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讲了几个故事?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2)给文章列小标题。

2.交流,完成板书。

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

四、找准矛盾点,抓住探究主题

1.看课题,既然是“和好”,那说明将相以前有过“不和”,他们为什么“不和”?找出文中那句关键的话来。

2.找到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

“我是赵国大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倒爬到我头上去了。哼,碰见他,我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3.那么蔺相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嘴到底厉害不厉害?他的职位该不该比廉颇高?这就是咱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将相和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

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权,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⑴ 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⑵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⑶ 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 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⑷ 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 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 “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 “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 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 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 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⑸ 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⑹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⑴ 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⑵ 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⑶ 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⑷ 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⑸ 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 “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⑵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⑶ 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⑷ “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⑸ 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⑹ 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将相和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篇4)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权,机制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从三个小故事中任选一个演一演。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历史故事吗?为什么喜欢?你知道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板书:将相和

2.请同学们读课题。看到课题时,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

3.(检查预习〕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板书文中出现的三个小故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呢?

二、深入探究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

1.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故事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板书自己喜欢的理由,就是人物具备的品质)

4.他们两个人使我们喜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爱国之心)

三、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结合,练习表演故事。

第二课时

一、回忆

1.说自己弄明白的问题。

2.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故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二、深入探究

1.继续读书,讨论这些问题。继续讨论。

2.交流。

三、表演

小组表演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大家认真看,看后做评论: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为什么?

四、总结

1.通过学习,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获得了什么启发?

2.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如何修改?

3.还有哪些问题?我们课下讨论,查找资料解决好吗?

五、作业

小组合作,编写课本剧。

将相和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篇5)

[课时目标]

1、在前两课时教学基础上,进一步继续运用抓住人物言行研究的方法,感受人物性格。

2、感受蔺相如委曲求全、顾全大局的性格特征;感受廉颇居功自傲、公忠为国的性格特征。并有感情的朗读人物语言描写。

3、通过朗读感悟,写写廉颇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和为贵的道理。

4、通过资料链接、课外延伸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史、文化的兴趣,引导课外阅读。

[教学活动预设]

一、复习引入,确定学习内容。

二、以“和”为眼,整体把握“负荆请罪”这则故事,着眼人物语言。

1、将相因何不和?——整体把握廉颇的语言。

2、将相和好的原因?——整体把握蔺相如的言行和廉颇的行为。

三、着眼人物语言,以“不和”和“求和”为主线,比较研读。

板块一:人物相互之间态度的研读。

1、读两个人物的语言,小组研究,有什么不同和差异?

2、抓住两个人的态度,感悟情感和相互之间的态度,指导朗读。

3、感受廉颇的不服气,蔺相如的避让,师生对读。

板块二:人物之间关注点的研读。

1、着眼语言文字,研究廉颇和蔺相如的不同着眼点,关心个人和关心国家的不同区别。

2、抓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辐射文章,感受廉颇的居功自傲。

3、抓住蔺相如的话,辐射文章,深入感受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四、以“负荆请罪”为核心,引导写话实践,全面感受人物形象。

1、以“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为平台,拓展写话,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2、感悟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指导朗读。

3、丰满廉颇的人物形象,全面把握其公忠为国的特点。

附《将相和》课堂实录

一、复习引入,确定学习内容

二、以“和”为眼,整体把握“负荆请罪”这则故事,着眼人物语言。

师:同学们,你们课文读到哪里,唉,觉得将相要不和了?

生:我读到这里: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觉得将相要不和了。

师:(大屏幕出示这段话)廉颇一句话,破坏了赵国的和。再往下读,读到哪儿又让你觉得他们有和的希望了?

生:“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这里感觉到他们又有和好的希望了。

师:为什么读这番话?

生:因为蔺相如这番话有和好之意。

师:蔺相如的话,始终保持这赵国的和。是吗?注意一个词,读“chéng乘机”。跟我读一遍。

生:读词。

三、着眼人物语言,以“不和”和“求和”为主线,比较研读

师:(大屏幕出示蔺相如这番话)两个人的语言,很不——

生:一样。

师:那我们就来细细研究。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这一将一相的话,发现有哪些具体的不同?作上记号,四人小组讨论。听清楚没有?开始讨论。四人小组。

生:(小组讨论2分钟)

师:谁先来?

生1:廉颇处处为难蔺相如,而蔺相如却处处体谅廉颇。因为蔺相如知道如果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生2:廉颇对蔺相如直呼其名,而蔺相如称廉颇为廉将军。

师:这是第一个重大的发现。(点击课件,“我廉颇、他蔺相如”与“廉将军”几字变红)在名字前面还加上“他”,“他蔺相如”读起来什么感觉?

生:感觉就是很不尊敬蔺相如,很看不起蔺相如。

师:他蔺相如,这样说合适吗?

生:(齐)不合适——

师:这时候的蔺相如已封为上卿,应该怎么称呼?

生:(齐)蔺上卿。

师:注意到了这个称呼,能把人物对话读好吗?同桌相互试一试。

生:同桌对话。

师:(半分钟后)哪一桌愿意表现一下?

生1:指名一桌读。(有点结巴,其中读廉颇的孩子语气急,加了两个字)

师:不错。特别是廉将军。但是不服气也不能乱加字。

(全场笑)

生2:同桌读。(还是不够流利)

师:不服气也不能着急。(生笑)除了发现人称上大不相同,还发现什么?

生:廉颇总是把自己放在前面,而蔺相如的话中都是把廉颇放在自己前面。说明蔺相如是想和廉颇和好的。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蔺相如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师:(高兴地)读书就是这样,不能放过一字一句。(点击课件,“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字体变红)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1:朗读廉颇所说的句子。

生2:读得较有感情。

师:她还突出了一个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什么?

生2:他蔺相如是靠嘴巴,而我是靠打仗,靠生命换来的!

师:你这番话让我想起了一首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哎,他廉颇是不是吹牛啊?

生:不是。渑池之会上,廉颇带着军队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才只好放赵王回去的。

师:老师还为大家带来这么一段资料(课件出示)师有感情范读。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以勇气闻于诸侯。

看来廉颇能够名扬四海,确实是因为他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再读句子。

生:齐读廉颇说的话。(此时学生读得已较有感情)

师:看样子,廉颇的话倒是实话。虽说是实话,可哪个地方总让我们感觉说得不太入耳,让我们听不下去?

生:我觉得是这里: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师:为什么?

生:因为廉颇就是个功臣也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因为蔺相如地位比他高就看不起人

家。(大意如此,原句已记录不下)

师:心不平则气不和。就是因为廉颇觉得自己能耐比蔺相如大而官位却比蔺相如小就如此耿耿于怀。蔺相如真的没有什么能耐吗?

生:不是的。

师: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生1:完璧归赵中蔺相如以身护玉,机智而且勇敢。

师:终于发现了廉颇的话里不合情而且不合理。

生2: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为赵王挣回了面子。

师:为赵王争回了面子就是为赵国——

生:(齐)挣回了面子。

师:廉颇重要,这蔺相如也重要。对赵国而言,两人缺一不可,所以此话差矣。现在蔺相如说: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9个字你读懂了吗?

生:正是因为廉颇在前线作战,蔺相如在后面出谋划策,赵国才不会受欺负。

师:……

生:我觉得廉颇和蔺相如就好像赵王的两只手。(听课老师热烈鼓掌)

师:你体会得真深刻,他们俩就好像赵王的左手和右手。什么叫文武合璧。对付秦国这样的大国,将相就必须要和。所以蔺相如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和,国力就强,不和就弱。请男同学读廉颇说的话,女同学读蔺相如说的话。

生:分角色朗读。(学生读得挺动情)

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有什么发现?

生:廉颇说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而蔺相如说自己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师:廉颇是口口声声我我我,而蔺相如说的是我们赵国。蔺相如以身护玉,为的是……

生:我们赵国。

师:渑池会上蔺相如逼着秦王为赵王击缶,为的是——

生:我们赵国。

师:蔺相如如今避着廉将军,还是为了——

生:(大声)我们赵国!

四、以“负荆请罪”为核心,引导写话实践,全面感受人物形象

师:不知道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这番肺腑之言,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下来。

(课件出示:)

蔺相如的话传倒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廉颇静下心来想到了什么,

请写一写。

生:在音乐声中写话。(约3分钟)

师:廉颇静下心来想到了什么?

生:(此处有4个学生进行了交流。孩子们写得很精彩,以致于我光顾着发愣而忘了记录。唯一的印象是楼老师反复提醒学生廉颇会称呼蔺相如为蔺上卿。)

师:同学们写的,京剧中就有这么一段差不多。请欣赏。(播放京剧片断,内容为廉颇坦然认错幡然改悔。细心的楼老师还配上了歌词,但偶只顾欣赏忘了记录。)

师:看了这段京剧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纷纷举手。

师:都有感受那就不说了。一起来读这两个句子。

生:齐读廉颇、蔺相如所说的句子。(学生的齐读很有感情)

师:没有廉颇的负荆请罪,就不会有将相和。这一将一相,如果说蔺相如几次三番地让着廉颇,为的是——我们赵国,廉颇的负荆请罪也是为了——我们赵国。为了我们赵国,有了——将相和。和则万事兴,和则国家强。和为贵。下课。

生:没有反应。

师:下课。

生:没有反应。

师:下课。

生:仍旧没有反应。

师:同学们,下课。

生:(恍然大悟)老师再见。

师:老师课前答应送给同学们的礼物,是这盘《将相和》的京剧光盘,请你们的语文老师再带领着同学们一起欣赏。

5921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