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范文网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

网友投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7篇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有哪些?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这是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旨在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少先队员们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为我们的美好未来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主题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四、活动时间

12月13日至30日

五、活动内容

(一)搜集资料,了解相关历史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日军

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二)、开展国家公祭日“师生虚拟城墙捐砖”等网上活动

组织全校师生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向象征国力国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墙进行虚拟捐砖,激发师生众志成城的爱国之情。

同时开展“网上祭英烈·传承英烈魂”活动。可以组织少先队员们开展网上祭奠活动。通过网上献花、网上献歌、网上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和革命人物先进事迹等形式,寄托哀思、追忆历史、缅怀先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让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珍惜当前,奋发图强。

(三)、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主题班会、队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行知识问答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和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优良品质。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篇2

列举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班会目的:

1、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被日本侵略的历史。

2、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中日本犯下的滔天罪行。

3、让学生了解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4、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使命,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班会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国际歌》

甲: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抚摸着大地的脉搏,但是,你可曾知道,这片丰饶的土地曾经伤痕累累,曾经流过泪,流过血?

乙:周恩来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只有爱自己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才能成为这个星球上的最富强、最不可战胜的民族。

甲:同学们,中日疆土隔海相望,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很长一段时间,两国曾在相对平静之下和平共处。然而到了近代,日本图谋吞并中国,以其血腥之手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永世昭雪的滔天罪孽。面对历史,如今的日本却不思悔改,军国主义仍阴魂不散,屡屡起事,变本加厉地一次又一次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乙:今年是抗日战争战胜利__周年,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走向和平的__年。__年了,我们远离炮火,却从未熄灭对黑暗的怒火;我们告别战争,却一直持续同愚昧的战斗。

甲: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乙:国耻不雪,没齿铭记。

合:七年级(3)班“为了忘却的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教授新课:

第一篇章:国家公祭日

甲:请同学们谈谈对国家公祭日的理解。

乙: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

第二篇章:南京大屠杀

甲:请同学们说说南京大屠杀和中国近代史上哪件事件有关?

学生回答

乙:历史回眸——抗日战争。

甲:同学们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南京大屠杀。

乙:展示南京大屠杀相关内容。

第三篇章: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甲: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乙:大家知道首个国家公祭日的概况吗?把大家搜集的资料和我们共享下。

第四篇章: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的目的

甲:展示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图片。

乙:同学们,谁还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血腥史实,请告诉大家。

甲:同学们,历史不容忘却,往昔历历在目,难道我们能忘记吗?

日本,自古多次来犯,种.种恶行罄竹难书,自清朝开始就肆无忌惮地在我国土地上胡作非为,烧杀抢掠,涂害我同胞,仅仅从1937年抗战爆发,到1945年8月15日的8年中,我国大部分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竟达5620多亿美元。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下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在6周内烧杀淫掠,杀死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烧毁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

1940年5月,日军对重庆城进行了20天的轰炸,死伤者无数,半个山城被炸毁。

1941年6月,日机夜袭重庆,在校场口防空洞内躲避轰炸的3万多居民窒息而死。

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军逐步把主力转移到解放区战场,动用50多万兵力对我华北根据地进行100多次千人以上规模的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我八路军官兵伤亡10余万人。这些血迹班班的罪行,还仅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几百年侵华历史的一小部分。

乙:同学们,我们的心在滴血!!!历史不能就这样被忘记!!!

甲:同学们,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恶可谓罄竹难书。但是,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却持反华立场,否认南京大屠杀。他们认为:日军在“南京事件”中没有对平民实施有组织的屠杀行为。认为死难者为阵亡的中国士兵或中国军民退时自相践踏造成,还有甚者认为那些死者为“_”中的死者,把南京的死难者归结为中国故意嫁祸给日军的谎言。你们同意吗?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中国人民过去的屈辱历史,让学生懂得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二、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国家公祭日的新闻。

2、选定及训练好班会主持。

3、请同学们收集公祭日知识,并预先准备朗读自己找到的资料。

4、老师准备几个有关屈辱历史的知识,用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5、准备好有关公祭日的录像

三、活动过程:

1、班主任宣布公祭日主题班会开始,并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

2、主持人介绍本次公祭日班会的形式及主要程序。

同学们,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3、畅谈公祭日知识(每组派代表汇报所搜集关于公祭日资料)?第一组代表——公祭日是什么

第二组代表——公祭日的意义

第三组代表——公祭日对我们的影响

第四组代表——《永久和平赋》为和平

第五组代表——中国抗日战争事件

第六组代表——美国珍珠港事件

4、视频:有关公祭日的录像

四、课外延伸:

1、自行设计历史手抄报。

2、查阅历史文献。

3、观看影像资料。

4、板报设计。

5、国家公祭“加砖”行动。

6、写一则“在12、13首个国家公祭日上的讲话”发言稿。

7、进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网上悼念活动。

8、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活动。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围绕当前日本右翼的否认历史的资料,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学习,发现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理念以及正视历史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难点

南京大屠杀的启示。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国家公祭日图片,提出问题:国家公祭日是几月几日?与哪个事件有关?进而导入新课——南京大屠杀。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初探历史

教师出示日军入侵示意图,提问:南京大屠杀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学生结合教材读图后回答:淞沪会战失败后,日军进一步入侵,南京沦陷。

教师进一步提问:国民党政府做出了哪些反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国民党政府从南京迁都重庆。

(二)走进历史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片段,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并阅读教材内容,回答如下问题:

(1)南京大屠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2)地点在哪里?

学生能够回答:

(1)1937年12月13日开始,持续了四十多天。

(2)地点在南京。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篇5

一、活动目的

二、活动主题:

历史不容忘却!未来我们掌握!

三、活动时间:

20__年12月8日-12月14日

四、活动形式:

(一)了解南京大屠杀

利用网络和书籍收集“南京大屠杀”的材料,利用各种途径向同学们讲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1.上一堂班会课(班主任)12月8日

2.开播一次红领巾广播(四(2)班)12月12日

3.出一期黑板报12月12日

4.观看一次抗日爱国影片,推荐观看南京大屠杀视频《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

5.办一次图片展

具体包括:

1)南京沦陷

2)血腥屠杀

3)抗日烽火

4)罪与罚

6.出一期专题校报

7.横幅(一块)历史不容忘却!未来我们掌握!

(二)多途径学科联动,寄托哀思,整合学科资源,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国家民族意识的认同感,寄托对死难者的哀思。

1.学唱一首爱国抗日歌曲(音乐)

2.学习制作铭记卡片(美术)

3.学习写“铭记历史,遥寄深情”的寄语

4.登录国家公祭日网络,写寄语、献白花

(三)举行一次集会,庄严的升旗仪式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安全区设立的背景、安全区的运作,认识安全区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搜集南京保卫战的相关史料,了解安全区设立的由来,了解日军对南京安全区的态度演变。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南京安全区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那些国际友人在南京设立安全区的斗争,牢记他们冒着生命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残暴行径的义举,向他们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致敬。

重点:南京安全区的设立与运作,日军对安全区态度的演变。

难点:分析认识南京安全区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西方人士设立安全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37年11月12日,日军攻占上海后,迅速向南京推进。当时留在南京的20余名西方人士组成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在南京城内发起成立了一个旨在保护和救济战争难民的中立区——南京安全区。安全区位于外国使领馆和教会学校较为集中的城区中西部,占地面积3.86平方公里,约为当时市区的八分之一。南京安全区于1937年12月8日对难民正式开放,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于1938年2月18日宣布更名后被迫解散。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安全区内难民人数在25万人左右,其中将近有7万人居住在安全区内25个难民收容所里。

1、外国人为什么留在南京建立安全区?

正义感与人道主义精神的驱使;战争形势的压迫。

2、安全区的外国人如何保证难民的安全?

尽其所能的为难民提供食宿、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帮助与救济;抗议与制止日军官兵的暴行;详细记录日军暴行,通过各种途径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

3、安全区的结局是什么?

1938年1月底,日军强迫安全区内难民还家,并声称已经恢复了南京城的秩序,但实际上杀戮依然在继续。2月18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被迫改称“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国际委员会及难民区不复存在,最后一批难民营被迫于1938年5月关闭。

4、日军当局对待南京安全区的态度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态度变化:日军当局对南京安全区由默认到仇视、再到压迫直到扶植自治政权以取代之。

原因:日军攻占南京初期对安全区采取默认态度,主要是担心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但其后不久日军便认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没有能力阻止安全区

为中国军队所利用,南京安全区的存在妨碍了他们对南京“新秩序”的建立,最终被取而代之。

二、安全区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材P33-36,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驻上海总领馆芮悟峰总领事说:“我们可以公正地为这样一个曾经生活在南京的德国人而感到骄傲,他在艰难的时候留了下来,以保护他的中国朋友。”

材料二令人感动的是,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众多国际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他们中有德国的约翰·拉贝、丹麦的贝恩哈尔·辛德贝格、美国的约翰·马吉等人。对他们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1、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南京安全区的历史作用。(分组讨论)

(1)安全区国际委员成员冒着生命危险,尽其所能的为难民提供食宿、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帮助与救济;

(2)抗议与制止日军官兵的暴行,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难民的痛苦与损失;

(3)他们详细记录了日军的暴行,通过各种途径向国际社会揭露,引起国际舆论对日本法西斯的谴责;

(4)他们的记录,为战后审判日本战犯提供了有力证据,也成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的第一手资料。

小结:日军当局在攻占南京初期,迫于国际舆论压力,不得不默认安全区的存在,但其后不久日军便认为南京安全区的存在妨碍了他们对南京“新秩序”的建立,南京安全区被迫解散的结局实际上早已注定。但是这些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与帮助,他们的人道精神和英勇义举,将会被中国人民永远牢记,长留史册!

板书设计

对安全区的解读

一、西方人士设立安全区

1、成立背景

2、安全区的运作与结局

二、安全区的历史作用

教后反思:教授本课时,我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观视角下,站在正义与人道的普世价值立场上,探究西方友人在南京大屠杀时设立安全区的动机与作用,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只是在资料的搜集与问题的设计上,略显单薄,不免有些遗憾。

国家公祭日班会教学教案篇7

一、活动时间:20__年12月10日-12月13日。

二、活动方式:

1、登陆___,网址:_,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专题学习。

2、进入__媒体宣传互动网络平台——“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向象征国力国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墙进行虚拟捐砖,激发众志成城的爱国之情。具体方法为登陆网站,进入主题页面,根据提示输入参与人姓名可选择加砖、献花、点烛和寄语等相关操作。

3、开展一次活动。可利用思政课课堂讲授“国家公祭日”设立的重要意义,或可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签名、演讲、辩论、观看电影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祈福,表达对世界和平的祝愿,号召广大青年学生牢记历史、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三、活动要求:

1、要充分认识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公祭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各自实际,围绕主题开展好相关活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等多种途径,对活动进行报道,尤其要通过新媒体手段对相关活动进行宣传,为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国家公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精心组织,要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为契机,组织师生开展纪念活动,放大纪念活动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效应。通过网上公祭活动,寄托对逝者的哀思、表达对民族的真情,给人以精神震撼和思想启迪,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兴起活动高潮。

6232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