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范文网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关于《罪与罚》读书笔记10篇

无敌客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罪与罚》读书笔记10篇

一、什么是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二、关于《罪与罚》读书笔记10篇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罪与罚》读书笔记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罪与罚》读书笔记10篇

《罪与罚》读书笔记一

——“嘿,伟大的时刻来到了,每个人都露出了本相……”

这句话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中一个叫拉祖米欣的家伙说的。在小说的第二章第五节里,拉祖米欣和卢仁在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病榻前讨论社会上的各种犯罪问题,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应该如何解释我们社会中的那些文明人士的道德沦丧呢?”

“如何解释?”拉祖米欣咬住卢仁的话反问道。“因为极端缺乏务实精神,而这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就是这样解释。”

“这是什么意思呢?”

“您的那个讲师在莫斯科受审时,问他为什么要伪造有价债券,他是这样回答的:‘人人不择手段捞钱,我也想尽快发财,’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意是:靠别人发财,又快又省力!大家都习惯于用别人的思想进行思考,习惯于吃别人嚼过的东西。嘿,伟大的时刻来到了,每个人都露出了本相……”(《罪与罚》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张铁夫译 第157页)

嘿,嘿,嘿——“伟大的时刻来到了,每个人都露出了本相!”今天,现在,此刻,在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在这个被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我们终于唱着春天的故事昂首阔步走进了新时代,让我们来见证这个“伟大 ......

《罪与罚》读书笔记二

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我人生中接触的第一本国外的长篇小说(格林童话,365夜故事,伊索寓言这类的不算),当时具体的感受我已经说不清了,只能从我后来的写作和经历里得知它对我的重要性,它被很多次的描述为对我最重要的一本书之一,而且自这本书之后,我彻底的喜欢上了世界名著系列的书籍,然后陆续读了很多名著小说,以至于后来初中寄宿时还有室友开我玩笑:阿一晚上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名著,还偷偷的笑!

所以这次决心要整理家里的书籍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罪与罚》,并将它作为我读书笔记的第一篇。

《罪与罚》是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这也是一位经历十分坎坷的文学巨匠,从《穷人》到《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再到《卡拉马佐夫兄弟》,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复杂和矛盾的,底层人物的困苦,当时社会的污浊……我总能被他非常细致的心理描写带入作品,一气呵成的读完,然后陷入长久的沉默。

《罪与罚》读书笔记三

我最喜欢的课外书便是《罪与罚》,这是一部俄国小说,作者是费奥多.陀斯妥耶夫斯基。

该小说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读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但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他的妹妹杜涅奇卡为了让他从新走进大学校园,不得不试图嫁给一个比自己大10多岁的在彼得堡开办律师事务所的名叫卢仁的男人。

主人公由于受到西方传统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用斧头砍死了一个放贷款的穷凶极恶的老太婆,恰巧又被老太婆的妹妹善良的利扎薇塔看见,被迫之下,他又用斧头将利扎薇塔砍死在地......杀人之后,拉斯科尔尼科夫意识到自己犯罪了,但他一方面又认为那个放贷款的老太婆作恶多端死有余辜,他在善与恶·罪与罚,两极之间苦苦挣扎,良心备受谴责......最后,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选择自首。

主人公在杀人之后,精神恍惚,恐惧如同一个黑洞将他吞噬。更讽刺的是他所做的梦:他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杀死老太婆的房子里,屋里一切依旧。但是地板上的一滩血迹,引起他的注意,突然那个被他杀死了的老太婆又复活了,她狰狞狰狞着面孔,大笑着,拉斯科尔尼科夫举起斧头向老太婆砍去,但是斧头砍在老太婆头上,头都会复原,老太婆依旧狞笑着,拉斯科尔尼科夫手拿斧头疯狂地向她砍去,可是不管砍多少次,老太婆总会复原......最终,他在梦中惊醒。

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公当时极度紧张的情绪,以及在良心谴责下他痛苦地挣扎。

拉斯科尔尼科夫无时无刻不处在罪与罚的深渊中苦苦挣扎,这种源自内心的惩罚,使他的精神几近崩溃,只有在自首的那一刻,他才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救赎。

那我们又能从他的经历中得到什么启发呢?我们所获得的启示就是:永远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和因受到生活沉重的压力,而去做违背良心`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事,因为那将会让你走向罪与罚的无尽炼狱之中,你会因为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几近崩溃,堕入深渊!

《罪与罚》读书笔记四

《罪与罚》这本书是大一的时候就很想看,一直拖到现在,上周才终于完全读完。

俄国小说的人物名字都还挺长的,所以以下男主就简称为拉丝。

这本书简单来说就是讲了拉丝杀了俩人,且由他的“超人理论”来说自己的行为没啥不妥。在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思想发生了转换,决定自首,重新做人,最后被发配到了西伯利亚接受改造的故事。

小说没有体现天网恢恢,只充满走投无路的主旋律。

关于拉丝:

拉丝不局限于现存善恶观的思想是超然于当时的社会之外的。

在拉丝的眼里,人分两种:上等人和下等人。

前者遵守现存法律和道德准则,循规蹈矩;后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必要时有权逾越某些障碍,不受现存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这里要画上下划线的一句话是:超人往往有犯罪的天性。也就是说,超脱于普通之外的人是被赋予与生俱来的权利生杀夺予的。

这是拉丝完成自己的谋杀计划而没有感到强烈的罪恶感的很重要的原因。

然而最沉重的负债就是就是良心债,主流价值观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拉丝最初那么笃信自己的价值观,最后不也“回头是岸”了吗。

这让我想起美剧哥谭里的match,作为一名专业杀手,一生杀过的人自己都数不清,他对bruce说,自己做了这么多坏事,却不用接受惩罚让他不禁怀疑上帝的存在。最后他选择吞枪自尽,也许他是一个很虔诚的教徒。

电影赎罪里的briony也是选择用余下的一生刻意是使自己受苦,渴望能够获得救赎。制造肉体上的痛苦来缓解心理上的难熬,这样的做法类似于给自己心理安慰:“我都为此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总有一天会翻篇儿的吧”。

no,it won't

即使放到现在,假使拉丝恰是一个雄辩家的话,我想他若想成为或拿破仑式的人物也未尝不可。

然而正是由于有太多独立不随俗的念头,眼前的贫困才愈加逼得他透不过气来。

尤其在接到母亲的信后得知妹妹为了保障他的生活而决定牺牲自己的幸福,这份愤怒,痛苦更是扭曲在了一起。他的脑子就像进了水的热油锅,噼里啪啦所有情绪都被无限放大。

拉丝向索尼娅坦白时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我是因为肚子饿才杀人,那我现在就幸福了。

他杀人后匆忙拿的钱袋和其他东西都藏在石头底下,没有动用过。他一次也没有打开过钱袋,甚至不知道里面放着多少钱。

这可以说是最好稀里糊涂却也是有谋划的一次犯罪,甚至不好说其目的究竟是杀人还是劫财了。或许两者都不是。

书里有一点我没明白

在一次聚会中赶走卢仁后,拉祖米兴和拉丝的母亲及妹妹兴奋的商量着开启新事业,拉丝突然说了一句摸不着头脑的话:“你们好像在把我埋葬,或者要跟我永别。”接着就执意要走,拉祖米兴追出去,在黑沉沉的走廊里,在拉祖米兴和拉丝之间仿佛掠过一个奇怪的东西,一种什么思想,像是一个暗示,一闪即逝,双方突然理会到一种可怕的,丑恶的东西,拉祖米兴脸色白的像死人一般。

这里的暗示是什么,是在这里拉祖米兴知道了拉丝的秘密吗?不解。

关于印象深刻的片段:

1.穷非罪,乞才是罪恶

2.拉祖米兴:“你可知道,现在我要拿你怎么样?把你抱住,捆起来,夹在腋下带回家,去锁起来。”

3.母亲大概是预感到儿子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她害怕问,免得知道更可怕的事。

4.拉祖米兴年轻而狂热的头脑中确定下来了,决心在三四年内尽可能打下未来社会地位的基础,甚至要积蓄些钱,迁到西伯利亚去,在罗佳将去的那个城市里定居下来,他们一同开始过新的生活。

5.拉丝的母亲在不断的幻想中,在欢乐的梦中,流着泪度过了不安的一天。

6.这个不幸的丽扎维塔是那么老实,她被吓呆了,完全被吓昏了。连手也没有举起来去遮脸,虽然在这样的时刻,这是最必要的而且是一种很自然的姿势。因为斧头已经照准她的脸直劈下来。她只稍微举起空着的左手,不是去遮脸,而是慢慢向他伸去,仿佛要推开他似的。

(丽扎维塔自小被欺凌虐待,似乎失去了保护自己的意识)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两个人物是拉祖米兴和杜尼雅。不能免俗的喜欢阳光正面的人物,对于深沉使人猜不透的拉丝,不过是多谢想要了解的愿望

日记一则:有天晚上去买三明治,排队等半天,好不容易做好了要结账的时候,需要支付宝扫码付款,4g网不太行,赶紧连了店里的wifi,刚连上手机一黑,没电自动关机了。而我的钱包没在身上,没有现金。旁边也没有认识的人,店员拎着我的三明治等着我付款。

此时的我脑子有点懵,同时在迅速思考该怎么办,经过一番思想胶着,决定跑回教室求助。

瑟瑟的风里飞奔的我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又冷又饿,还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

《罪与罚》读书笔记五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罪与罚》,我看的是纸质书,上译版,全书617页,一周内利用业余时间看完。小说虽然厚,又有大段对话、心理描写,但挺抓人,很容易看下去。主角拉斯科尔尼科的杀人动机是什么?表面上看是穷困潦倒,为了延续自己的学业,做成功前的经济铺垫。

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他杀了人后并没有动用那笔钱,甚至不知道钱袋里有多少钱。他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据他对社会的观察,人分两类:一类是低级平凡的人,这是一种仅为繁殖同类的材料,维持着这个世界,增加它的数目;另一类是天才(超人),他们都犯罪,都是破坏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踏着人类(往往是第一类人)的尸体和血泊。第二类人推进这个世界,引导它走向目标,成功地掌握了对大多数人生杀予夺的权力!这就是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的理由,他想证明自己是第二类人,只要他成为“成功人士”,那么,被杀害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算得了什么,不过是一只蝼蚁!“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他要做凯撒、拿破仑,牺牲在所难免!但是他失败了,他作案时没有自己想象策划中预计的那么冷静,侥幸逃脱后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凯撒、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双手沾满鲜血,内心毫不动摇,他们都是伟大的谋杀者!看到这里,觉得这个谋杀理由如此充分,竟无可辩驳,人类历史从过去到现在以至将来,不就是这场谋杀的同类事件,它不过是个缩影而已!只不过拉斯科尔尼科夫失败了,他终于没能跨过那条界限成为伟人,他是一个良知未泯的凡人,他犯了罪,会感到痛苦,这就是惩罚,苦役以外的惩罚。他的拯救者--索尼雅--心地纯洁却饱受苦难的妓女,让他走上自首服役之路,回归本我。如此看来,这是一部反对超我,反乌托邦小说,陀爷把这样的哲思代入了故事中,一气呵成,精妙!

《罪与罚》读书笔记六

当看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与罚》后,心中不时感到震撼与感动。在《罪与罚》中,男主角拉斯科纳夫以其聪明绝顶、却与世隔绝的头脑,建构出一个学说:超凡伟人往往有犯罪的天性,因为他需要建构新制度,这种建构势必带来毁坏;也因此,伟人的犯罪是合理的。他不仅建构这个学说,并且身体力行。他相信自己也可以成为拿破仑,但是他跟当年的拿破仑一样,因身世贫困没有机会,拿破仑努力争取机会,甚至因此流人血;而他,也需要机会。因此他杀了早让人议论纷纷的刻薄老妇,抢其钱财。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被迫还杀了另一个无辜、受苦、可怜的老妇。拉斯科纳夫内心深处的理想抱负绝非自私自利,反倒是博爱的。但是,为达到理想而有的手段,却导致一场轰动社会的谋杀案。所有的检调人员,全从牟利角度解释这谋杀案,直到一个也酷爱研究思想的检察官出现,他立即将调查方向转向,透过拉斯科纳夫的论文,找到行凶的动机。

拉斯科纳夫自承他相信“伟人的福音”,当他说出这观点时,连他的朋友都觉得太激进,因为当时社会上普遍的信念是“社会福音”,也就是只要社会制度完善,人都将安居乐业不再犯罪。想想我们不也正是处在这样的信念下的吗?杜斯托也夫斯基透过《罪与罚》中的对话,先知卓见的提出他的质疑:罪恶真的只是社会问题引发的吗?还是在人性深处尚有其他邪恶,是导致犯罪的因子?犯罪跟社会体制的不完善,真的是等号相关?拉斯科纳夫显然不相信改善社会制度之路,他认为这世界就是需要伟人,伟人配拥有权力,伟人也够资格在破而立的过程中犯罪。这些问题不由得引起我的深思,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而这本书另一个让我引发深思的地方是,社会中的弱者,精神中有无私奉献与爱的人却在引导着救赎之路。

《罪与罚》中,这个人物就是梭娜。有几段拉斯科纳夫与梭娜的对话精彩万分:男主角拉斯科纳夫再有痛苦,都绝不泄漏一丝一豪情感,但是他却在最紧要关头,找到梭娜坦承是他犯案,梭娜尽管为自己的好友之死哀伤不已,却温柔的凝视拉斯科纳夫,然后围抱他的颈项,紧抱住他。

拉斯科纳夫问梭娜:“你为何不骂我,却拥抱我呢?”梭娜命中拉斯科纳夫内心深处要害的回答:“因为全世界没有比你更不快乐的人了!”而这时,拉斯科纳夫心一软,两颗眼泪蕴藏在他的眼眶中,就要掉下了。当拉斯科纳夫问她这一生的苦难,上帝的回答是什么?梭娜仅只是念完新约圣经中拉撒路死里复活的故事。

就在念圣经的这一刻,贫困的房间幽暗的烛光照著凶杀犯与。梭娜以其弱者之爱,不自觉的引领拉斯科纳夫走向救赎之路。拉斯科纳夫问梭娜:“你不会离我而去吗?”梭娜回答:“不会,无论你到何处,我都随著你……”甚至她也在非理性的情感中,知道拉斯科纳夫需要她的接纳与爱,她遗憾的说:“为何你不早来,我为何不早些遇到你呢?”男主角剖心相告后,问梭娜:“你觉得我卑贱么?”梭娜说:“不,你只是在受苦。”最后,拉斯科纳夫向梭娜要十字架,梭娜给了他,并说:“我们一同受苦难,也一同挂十字架阿!”就是在杜斯托也夫斯基小说中,一再出现的,是“主动选择悲悯苦难、选择与他人一齐受苦”,这是十字架精神,而十字架精神永远呈现著吊诡:“在软弱的地方显现其刚强。”而一个能看见所谓的强者内心深处的痛苦的人,往往自身也负荷著巨大的苦难。

在邪恶世代中辨识良善!

《罪与罚》读书笔记七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冷峻峭厉的笔锋,在《罪与罚》中无情地展示出人性的虚伪、冷酷、残忍和狡诈。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个因穷困而辍学的法律系大学生,他租住在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内,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拉斯科尔尼科夫已经很久没交房租,房东太太也停止了伙食供应。在这样一种窘迫穷困潦倒的状态下,他对生活的一切厌倦不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放高利贷的老寡妇阿廖娜,老寡妇的刻薄和富有深深刺伤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自尊心。他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在他眼中,老寡妇无情,冷酷,对社会毫无用处,是吸人血的虱子。杀机,在他第一次见到老寡妇时就有了。

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的动机和准备。其实一开始拉斯科尔尼科夫就在挣扎。他并不是一个习惯性的罪犯,甚至一想起这个犯罪的念头,他都觉得肮脏,卑劣,可恶。可是社会处处可见的不公平又不断推动着他的犯罪动机。最终,他向老寡妇举起了斧头,顺便也杀掉了老寡妇的妹妹丽莎维塔。这个妹妹的出现是个意外,他并没有想过要杀她,只是她出现在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丽莎维塔是个善良的人,她热爱上帝,与人为善,她的死不断拷问着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良心。杀死老寡妇是为民除害,仿佛有一个正义的目的,而杀死丽莎维塔却仅仅是因为害怕罪行暴露。拉斯科尔尼科夫不管为自己找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的内心始终都无法回避善良的丽莎维塔。尽管他很聪明,狡猾诡诈的与波尔费利斗智斗勇。但对罪行败露的恐惧,对人生的绝望,时而亢奋,时而颓废的复杂心里却让他几乎精神崩溃。杀人,并没有改变他糟糕的现状,并没有实现人生理想,反而更糟糕,更绝望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风格非常锐利,特别对人物复杂的心里从来不吝笔墨,对人性赤裸裸的揭露是入骨三分。拉斯柯尼科夫的内心如同一个不可揣测的深渊,包含着人类所有的善良与残忍、诚实与虚伪,痛苦与微笑、平静与疯狂、忠诚与背叛、聪明与诡诈。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内心,只是很多时候,生活的美好粉饰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看自己过于美好了。

整本《罪与罚》,充满了绝望和挣扎,但如果只是这样,这部作品就算不得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伟大的作家。除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罪与罚,还有妓女索尼娅的爱和接纳,除了罪与罚,还有十字架的救赎。当拉斯科尔尼科夫不顾一切的向索尼娅吐露了实情后,他问索尼娅:“你为何不骂我,却拥抱我呢?”索尼娅说:“因为全世界没有比你更不快乐的人了!”。当他问索尼娅这一生的苦难,上帝的回答是什么?索尼娅给他念完了圣经中拉撒路死而复活的故事。当他问:“你觉得我卑贱吗?”索尼娅说:“不,你只是在受苦。”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内心因一个妓女的爱,在不自觉中走向了救赎之路。他自首了,并向社会承认了他的罪行。索尼娅是这部作品中最美好的人物,而这种美好的背后,是她的十字架。十字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一再出现的,是“主动选择悲悯苦难、选择与他人一起受苦”的象征,是基督救赎人类的象征。拉斯科尔尼科夫自首前,他问索尼娅:“你会离我而去吗?”索尼娅说:“不会,无论你到何处,我都跟着你。”当拉斯科尔尼科夫向索尼亚要十字架,索尼亚给了他自己带的十字架,而她带上了丽莎维塔的十字架。他说:“这是一个象征,意味着我将要背十字架了。”这个一直不相信上帝的人终于愿意背自己的十字架。耶稣说:“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人的苦难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的罪。解决苦难和罪的问题最终都会回到圣经,回到耶稣的十字架。托尔斯泰的《复活》,雨果的《悲惨世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无一不是表达了这个主题。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从心里忏悔他的罪行,从愿意背十字架那刻起,他已经脱胎换骨,象拉撒路一样复活了。

《罪与罚》读书笔记八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罪与罚》是他的一部最深刻最富于现实意义的作品,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社会悲剧,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哲理小说。他以犀利的笔触无情的剖析那个时代俄国的社会现实,深入地触及社会底层的各个角落,令人窒息的感到,走投无路就是小说的主旋律。种种社会的原因把穷苦无告的人们逼到左右为难、进退两难的困境。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彼得堡的贫民区,在一座公寓的斗室中住着一个穷困的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他原本在法律系就学,但因困辍学,靠着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房东停止供食,催租甚紧。这个时候他遇到了马尔美拉陀夫,他是个因失业而陷入绝境的人,他的长女索尼娅被迫当了街头妓女。尼科夫听了,他不想像这样任人宰割,他想要“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有一个心狠手辣放高li贷的老太婆,尼科夫计划着要杀了她。一晚,他趁他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闯进老太婆的房间,将其杀死。但是这时她的妹妹正好从外面赶来,尼科夫在慌乱之中也将其杀死。第二天清晨,他收到传票十分恐惧,当知道是追缴欠款才松了一口气。事发后,他病倒了,几天不省人事,后来并有所好转,但是内心却一直处于更痛苦的矛盾冲突中。马尔梅拉多夫因车祸身亡,尼科夫将身边仅有的钱接济孤儿寡母。律师卢仁因为没有成功娶到尼科夫的妹妹而怀恨在心,想要诬陷索尼娅偷钱,但是尼科夫揭穿了他的无耻行为,因此索尼娅十分感激他。杀人事件之后,虽然他没有露出痕迹,他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感到美好的感情泯灭,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意识到他自己的“实验”失败了。他怀揣着痛苦的心情来找索尼娅,受到其宗教思想的感召,并且在索尼娅的劝说下,说出了犯罪真相和动机。在索尼娅的劝说下,向警方自首。他被判八年的苦役,来到了西伯利亚。不久之后,索尼娅也来到这里和他相聚。他们决心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然后获得精神上的新生。

书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里描写。他具有典型的双重人格,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天赋、正义感,但是同时拥有阴郁、孤僻的性格。他在马尔美拉陀夫被撞后,看见他们连葬礼的钱也拿不出来,又拿出母亲今天刚寄来的钱送给他们一家孤儿寡母。可是这些钱是他的母亲以养老金作抵押向别人借的,是他所有的钱了。但他又让人捉摸不透,他蔑视一切,有时候却非常注意细节。正是这种双重人格之间的激烈冲突,使得他不断动摇在对自己的“理论”:做“平凡的人”还是“不平凡的人”的肯定和否定之间。

“罪”是开头,只占了一章,后面写的全是“罚”。“罪”是贫困生活和触目皆是的社会不公。“罚”,他现实逃避惩罚,再来接受精神上的惩罚和折磨,也是指自首后的服刑。最后把“罚”导向救赎,从索尼娅一人认罪,到向广场上的人认罪,尼科夫灵魂摆脱煎熬,走向解脱和救赎。

通过尼克尔,作者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弱肉强食”原则对小资产接济知识份子的毒害,批判了这一原则的反人道主义的实质。

小说场面转换很快,场景的推移很迅速,主要情节过程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在浓缩的时空中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小说的时代色彩和政论色彩十分的鲜明。小说的结构方面,因果到历史叙述模式的退场和以对话和独白为中心的新的结构的建立。在对心理现实主义的推进,尽量不脱离人物自我意识以及最大限度挖掘人物潜意识的心理描写,以“复调”对“独白”的.超越。

《罪与罚》读书笔记九

谈到罪与罚,就不得不提起这本书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出版于1866年,陀思妥耶夫四十五岁,此时的陀翁正处于人生中最艰难的境地,两年前妻子和哥哥相继离世,为了照顾哥哥的亲人,本就生活不富裕的他经济状况更加恶化,还债希望寄托于赌博,自然是陷入了更深的债务之中,他的精神和身体都频出状况,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连载《罪与罚》尽管是这么艰难的条件,他仍是完成了这部四十二万字的杰作。

在我看来,《罪与罚》之所以伟大,不同于其他的小说,不仅在于这是一本“犯罪心理学”题材的小说,更在于他许多看似狂热实则冷硬的正面描写,我很难忘记他那样详细的描写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杀人过程,在杀人之余甚至还注意到了老太太没包头巾的头发,“她那稀疏、斑白、和往常一样搽了厚厚的一层油的头发,编成一条老鼠尾巴似的细辫子,盘在头上……”许多作家在写作后期手法越来越熟练,越是老练沉着,越是沉着的描写和刻画人物,简化甚至剔除了心理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留给读者想象空间,但是从另个方向想,这实际上也是藏拙,在犯罪小说中,心里描写很容易扰乱读者的思路,但是陀翁却毫不避讳的在这本书中加以大量的心理描写,给每个人物的心理描写也都不尽相同,有了这样走向强大的心理描写,越是恐怖慌乱的场景越是能被冷静沉着的描写出来,然而越是冷静的描写越是让人心生怖意。

主人公成功杀死了他认为吸人血的罪大恶极的老太婆,整个过程唯一的意外是,除了杀死他认为毫无存在价值的老太婆,他还失手杀死了原本不该在那个时候出现的一个人,老太婆的妹妹丽莎维塔,而他本人的原罪,在我看来是贫穷,他很清楚他的妹妹杜尼娅为什么接受那个人的求婚,他因读书而负债,所以更加厌恶不用怎样劳动就可以吸人血的老太婆,主人公杀人的行为本身就是犯罪,而这种罪,也包括周围一切有此类行为的人,而“罚”指的是主人公在杀人犯罪后,内心可怕的病态变化和心里所遭受的折磨。他犯罪时以为自己什么都想明白了,甚至有一套看似有逻辑性的说法,他认为自己是“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有权利杀掉平凡的人吗?杀掉老太婆阿廖娜是必要行为吗?起码拉斯科尔尼科夫最开始是这样笃定的,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即使在他看来低贱的生命也会给他带来不可承受的道德负担,他不仅杀死了两个女人,更是杀死自己的凶手,他从精神上杀死了自己,他陷入了精神崩溃,巨大的罪恶感混乱了他的生活,所谓最后理性退场,宗教接管了他的精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向来被视为描写人类罪恶的大师,他从不相信美拯救世界,而在我看来,让我感动的是他在写给朋友的新中写到:“但我们可以希望,美能在慰藉和补偿我们心灵的同时,发挥一己之力。我们还可以希望,它所具有的美的愿景,对真相的诘问,对善的重新定义,以及它不可预知的有趣终将难以抛弃,即使在无常与危险的时代。

《罪与罚》读书笔记十

我最喜欢的课外书便是《罪与罚》,这是一部俄国小说,作者是费奥多.陀斯妥耶夫斯基。

该小说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读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但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他的妹妹杜涅奇卡为了让他从新走进大学校园,不得不试图嫁给一个比自己大10多岁的在彼得堡开办律师事务所的名叫卢仁的男人。

主人公由于受到西方传统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用斧头砍死了一个放贷款的穷凶极恶的老太婆,恰巧又被老太婆的妹妹善良的利扎薇塔看见,被迫之下,他又用斧头将利扎薇塔砍死在地......杀人之后,拉斯科尔尼科夫意识到自己犯罪了,但他一方面又认为那个放贷款的老太婆作恶多端死有余辜,他在善与恶·罪与罚,两极之间苦苦挣扎,良心备受谴责......最后,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选择自首。

主人公在杀人之后,精神恍惚,恐惧如同一个黑洞将他吞噬。更讽刺的是他所做的梦:他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杀死老太婆的房子里,屋里一切依旧。但是地板上的一滩血迹,引起他的注意,突然那个被他杀死了的老太婆又复活了,她狰狞狰狞着面孔,大笑着,拉斯科尔尼科夫举起斧头向老太婆砍去,但是斧头砍在老太婆头上,头都会复原,老太婆依旧狞笑着,拉斯科尔尼科夫手拿斧头疯狂地向她砍去,可是不管砍多少次,老太婆总会复原......最终,他在梦中惊醒。

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公当时极度紧张的情绪,以及在良心谴责下他痛苦地挣扎。

拉斯科尔尼科夫无时无刻不处在罪与罚的深渊中苦苦挣扎,这种源自内心的惩罚,使他的精神几近崩溃,只有在自首的那一刻,他才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救赎。

那我们又能从他的经历中得到什么启发呢?我们所获得的启示就是:永远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和因受到生活沉重的压力,而去做违背良心`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事,因为那将会让你走向罪与罚的无尽炼狱之中,你会因为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几近崩溃,堕入深渊!


关于《罪与罚》读书笔记10篇相关文章:

★ 罪与罚读后感范文5篇

★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500字

★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6篇

★ 罪与罚读书笔记6篇600字

★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800字5篇

★ 读罪与罚心得体会

★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1500字

★ 《罪与罚》读后感

★ 罪与罚读后感范文500字

★ 《罪与罚》读后感<1>:为何杀人?

13696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