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热)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风格,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
2、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三种不同的节奏。
3、学习看图谱演奏乐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音乐播放器、演奏图谱PPT、乐器(三角铁、响板、钹)、乐器图卡等
活动过程:
(一)以扮演巡逻兵角色律动进场
引导幼儿说说学巡逻兵踏步的感受,初步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
(二)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边观察图谱边欣赏音乐
1、在这张图谱里,你发现了什么?(士兵的颜色、大小等不同)
2、反复记号代表了什么意思?(知道记号内的图谱要重复演奏一次)
3、图谱画圈的地方表示什么?(表示停止演奏,手要收住)
4、图谱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画的是什么?(引导幼儿练习准备动作)
(三)听音乐看图谱用多种方式练习节奏
1、幼儿听音乐自主选择用拍手等身体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
2、提示幼儿想想军鼓部分的音乐可以做什么动作。
3、听音乐用拍打椅子的方式表现巡逻兵整齐的脚步声。
(四)持乐器为乐曲伴奏
1、出示小乐器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说怎样为乐曲伴奏
(1)引导幼儿发现乐曲
①用三角铁演奏,乐曲
②用三角铁和响板一起演奏,乐曲
③用三种乐器一起演奏。
(2)提醒幼儿三角铁要连续演奏三段音乐,响板演奏第二段和第三段,钹只要演奏最后一段。
2、幼儿持乐器跟随音乐演奏乐曲
3、幼儿交换乐器,完整听音乐看指挥演奏乐曲
教师小结幼儿演奏情况
(五)听音乐再次扮演神气的巡逻兵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由课题组李红老师执教的这节《巡逻兵进行曲》,在听音乐再次扮演神气的.巡逻兵结束活动,从本课的教学内容来看,知识性较强,对于二期课改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淡化知识点的要求来看,好像是相背的,但是淡化知识点不等于不要,要把握好知识性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度,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怎样来教,旧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但新的理念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我教研组对本课时作以下教学预设。
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了学生听进行曲进教室,为欣赏作铺垫。基础部分请学生看谱视唱,并复习已经学过的反复记号,为下一步新授反复记号教学作了热身。D。C的意思是从头反复,D。S的意思是从$记号处反复至fine结束,可以结合原来学过的反复跳跃记号使用。针对D。C与D。S的教学,教师在讲解了两种反复记号的不同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用幼儿喜爱的动画人物来代表音乐语汇,请幼儿来说一说演唱顺序,随后在练声曲中请幼儿加以运用,把复杂的乐句变得简短。这样层层递进,把枯燥的乐理知识解说的生动有趣,幼儿也能很快将复杂的D。C与D。S区别清楚并加以运用。
在主教材《巡逻兵进行曲》第一主题的听赏过程中穿插了管乐器认识与音色的听赏。教师用猜谜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在猜的过程中展示实物,幼儿为了看到平时只有在电视或书本上看到的乐器而学习气氛高涨,在不断的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第二主题的听赏中,教师设计了要求:"说说这首进行曲在描绘怎样一个场景。可以请幼儿边听边模仿一下。"让幼儿有目的地听,这是培养幼儿良好聆听习惯地有效方法,通过听来感受乐曲节奏、乐器音色、曲调所包含的感情等等,并经由教师介绍来了解乐曲的创作知识。在第二主题的听赏中穿插了打击乐器的认识,并模仿打击小军鼓的节奏,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还为下一步的完整听赏作铺垫。完整复听乐曲时,由于乐曲较长,为了避免枯燥,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模仿乐手演奏、模仿巡逻兵巡逻、模仿敲击小军鼓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幼儿的需求。
从《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中,3~6岁的儿童,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由于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本课时的结束部分,安排了欣赏最著名的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带领幼儿体验维也纳金色殿堂的伟大,体验与乐队指挥互动的兴奋,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本课时的进行曲主题相呼应。
强调学习者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也就是说,对音乐的学习应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纵观本节课,从反复记号的学习,到近距离接触管乐器,再到全体参与互动,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学习,这是一次有益的实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能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
2、教幼儿学会轮唱、领唱、齐唱。
3、引导幼儿用歌声抒发毕业前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教幼儿学会轮唱、领唱、齐唱。
2、难点:帮助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能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指导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和性质。
请幼儿倾听音乐,使幼儿知道这首歌曲有三段,前后两段的旋律是一样的,比较欢快、跳跃,中间一段则是比较抒情舒展的。
2、学新歌。
教师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教师帮助幼儿随琴声将歌词填入曲调中唱出。
引导幼儿用欢快和跳跃的方式演唱一、三段,而以抒情的方法演唱第二段,并通过练习让幼儿正确掌握。
3、讨论各种形式的歌唱方式。
组织幼儿讨论。
--哪一段比较适合领唱?为什么?
请幼儿领唱第二段,全体幼儿在第一、三段合唱,教师用指挥动作及语言及时提醒。
教幼儿看老师指挥,用轮唱的方法演唱第三段,并学会倾听。
4、幼儿演唱歌曲。
综合练习。
活动反思:
一、教学设计反思
1、在教材分析上,陈述得过于深奥,语言不够通俗易懂,学生看来很难理解。
2、在重难点上没有突出情感的把握,偏向于节奏上和声音气势上的练习。学生对歌曲理解程度不深。
3、从《国歌》视频中导入这首《毕业歌》,思路还是比较清晰,衔接上语言再精炼一点就好。
二、教学过程反思
1、首先学生对于这首歌曲并不熟悉,在听范唱时应该让学生跟着范唱轻哼一遍,从而加深印象,再次清唱时会好一点。
2、这首歌的处理上要求声音气势宏亮,但是对于女生而言比较难以表达这种情绪,在调动学生情绪上,我是用范唱做出引导,如果能够编排出一些动作配合这首歌,调动大家的情绪就好了。
三、存在问题反思
1、大部分学生对这首歌曲并不感兴趣,因此在演唱方面会比较难把握歌曲的情感和熟悉歌曲的旋律。虽然自己范唱示范较多,但是缺乏一定的动作编排和即兴伴奏能力,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气氛
2、当教室出现多媒体故障的情况时,没有及时地做出合理地处理。最后虽然没有耽误课程的进度,但课件准备的资料没有很好地展现给同学们,这是很大的失误。
四、改进措施反思
1、在对待学生授课的时候,要显得再从容一点,语言精炼一点,多从指导老师身上学习一些好的地方。用最好的状态备好每一节课。
2、对歌曲的处理上,花多点功夫,多想多练。以学生的全程投入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水平,如何吸引学生,如何让学生最大效率的吸收和消化作为自己首要思考的问题。
3、当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时,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处理。如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能不能照常地进行授课,这是我需要考虑的。像最后两节课的去情况,我应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准备好U盘,更换课室时才不会乱了分寸。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体验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2、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学习用舒缓、跳跃声音来演唱不同的段落。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以及录音机教师自备秋天背景图;自制活动教具小树叶若干片;幼儿人手一份小树叶道具。
活动过程
(一)、换位移情。
提问:小朋友,你们离开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1)、秋天到了,许多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它们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去问问它。
教师朗诵第一段歌词,并将小树叶粘贴在秋天背景图上。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叶吧!”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
(3)、猜想:小树叶会怎么说呢?
(4)、我们来听听小树叶是怎么说的,引入第二段歌词。
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
2、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范唱,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歌曲不同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提问:(第一段)离开了妈妈的小树叶心里是不是很害怕?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对小树叶的关心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段。)
(第二段)离开妈妈的小树叶非常勇敢、坚强、乐观、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小树叶的坚定、勇敢?(教师引导幼儿用跳跃、断顿的声音演唱第二段。)
3、幼儿学唱。
(1)、幼儿随弦律哼唱两遍。
(2)、幼儿边唱边尝试用“小树叶”道具做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尝试领唱和伴唱。
1、教师领唱,幼儿用“啦”伴唱旋律。
2、个别幼儿领唱,其他幼儿用“呣”伴唱旋律。
活动反思:
《小树叶》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它采取了问答的方式,生动的表现了小树叶勇敢积极乐观的形象。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始终把情感体验放在第一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我利用播放“秋天”美丽的视频,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冲击,引起学生对以往生活急眼的丰富联想,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歌词,解决难点
考虑到一年级识字量不多,在咬字,吐字方面更容易出错。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有意无意的让学生跟着我用拍手拍肩的方法读出歌词的节奏,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老师的口型,保持原来字音的准确清楚同时使学生体会歌词的内在韵律。
三,情感体验,学习歌曲
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所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为了能让学生体会第一段树码吗的害怕与不舍,我设计了以“树妈妈”的一声叹息引起学生对“树妈妈”的情感关注。当我问:“树妈妈非常担心小树叶孤零零的飘到哪里都不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养的声音和速度来演唱呢?第二段的教学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表演中体会小树叶的坚强,勇敢,声音由第一段的‘轻、慢’变成了‘响亮而富有弹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些不足:有一句是“飘呀飘呀飘向哪里”学生在唱的时候总是漏了一句飘啊,在下节课的教学中,应对这一句的演唱进行专项练习。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理解歌词,并感知音乐的节奏,培养对音乐的节奏感。
2、乐意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并体验歌唱过程中的快乐。
3、能够运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意思。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用欢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体验歌曲的情绪、情感。
2、难点:准确把握节奏,正确唱出音乐的高低起伏。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要求幼儿把家中用贝壳或海螺制成的工艺品带回园,进行分享观赏。
2、音响及《小螺号》的音频,辅助感知节奏的打击乐器(木鱼、小鼓、三角铁、沙球等),手写歌谱一份。
3、活动教学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把收集到的贝壳风铃、贝壳船、海螺等工艺品装扮教室,让学生摸摸看看听听,营造海边的氛围。
2、教师导入,“小朋友们,看看课室里摆满了你们带来的贝壳风铃、海螺船,漂亮极了。那你们知道这些贝壳、海螺是从哪里来的吗?”(海滩)“那有没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海滩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海鸥、浪花、船等词)
“哇,海滩上有那么多东西,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啊!?”(想)“那老师今天教小朋友们一首歌曲《小螺号》,让‘小螺号’带你们去看看海滩好吗?”(好) 初步听赏歌曲: 教师第一次播放《小螺号》的音乐旋律,并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及韵律展开想象。(第一遍)
二、学习歌曲:
1、发声练习:先让幼儿进行发声练习,打开喉咙,以免歌唱时伤及声带。
2、歌词朗诵:老师教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进行逐句朗读。
例:A第一句老师拍手读: X X XXX 师: 小螺 号嘀 嘀嘀 吹,海鸥听了 展 翅 飞 。
B:幼儿模仿老师有节奏地读。 生: 小螺 号嘀 嘀嘀 吹,海鸥听了 展 翅 飞 。
3、老师第二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注意歌曲的节奏。(老师一边在旁打节奏)
4、老师逐句教幼儿唱并使用打击乐器进行辅助教学。老师边用乐器拍打节奏,边唱歌词,幼儿跟着老师的节奏拍掌唱词。(第三遍)
5、“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手来拍打节奏,现在你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打节奏?(跺脚、拍腿、拍肩、点头……)(第四遍)
6、用动作表现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曲中的主要形象:如小螺号、海鸥、浪花、船等。 师:“小朋友们,歌曲里面‘滴滴滴’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呀?谁在飞啊?谁笑啦?……”
(2)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吹螺号、海鸥展翅、浪花起伏等形象。(如果有些小朋友做不出动作,老师可以帮忙引导。)
7、让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打节拍,完整地唱一遍歌曲。 结束: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唱起《小螺号》,一起去捡小海螺吧!” 老师跟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下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歌曲《小螺号》,掌握了音乐知识:弱起小节、附点音符,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熟练了歌曲的吹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群体意识。
本课有效地把器乐教学与唱歌、创造等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互动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大胆表演,这是本节课教学成功的一大关键。音乐课程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只有密切联系生活,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才能开心地掌握各种知识、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兴趣。因此,教师注意挖掘课外资源,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音乐课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本课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内容是合作性很强的,其中,合作创编、综合表演等内容表现得十分突出。教学时,教师虽然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但没有给学生明确责任,没有给他们提供充分的体验、创编、集体练习的时间,导致了部分小组的配合不够默契、表演比较拘谨。这就意味着教学设计还有待优化。明确学生自己应负的责任,合理提供空间和时间,加强调控与指导等等,都得合理设计,达到最优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大程度地积极探索、紧密配合、大胆创编,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百科:螺号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uó hào,意思是用海螺壳做的号角,其声音响亮悦耳。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5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学习三拍子的"不同节奏型,培养节奏感。
2、使幼儿能用节奏乐表现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准备:
1、三角铁、小铃、木鱼、沙球、2、节奏卡: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停乐曲《春天》,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特点。
2、让幼儿听音乐拍节奏,请个别幼儿先拍出几种不同的四三拍节奏型。
3、出示三张节奏卡,引导幼儿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1)三角铁节奏
(2)木鱼节奏
(3)小铃节奏
4、分声部让幼儿徒手练习,分组练习四种乐器的节奏型。
5、每组请一位幼儿领奏,全班幼儿持乐器在教师的指挥下合奏数遍。
6、师指出不足之处,继续练习。
7、放录音,幼儿伴随音乐合奏。
8、小结幼儿上课情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
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内容与结构,感受歌曲十六分音符的欢快、跳跃。
2、尝试运用身体乐器为歌曲中“嘚啵嘚啵嘚”伴奏,体验多形式歌唱活动的快乐。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ppt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曲结构与内容
1、倾听歌曲,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师:今天何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歌,这首歌在去年的少儿原创歌曲比赛中获得了金奖,让我们仔细来听一听。
2、尝试用拍手、跺脚打节奏
1)找一找歌曲中有趣的部分(学习嘚啵嘚啵嘚)
2)出示出示节奏ⅩⅩⅩⅩⅩ,引导幼儿数一数拍手一边
3)简单了解“嘚啵嘚啵嘚”是平时爸爸妈妈在我们耳边的唠叨,都是爱我们的.表现。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嘚啵嘚啵嘚”。
3、倾听录音,寻找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引导幼儿听见一个做一个动作,并在心里面数好。
4、通过提问理解歌词内容(教师一边演唱一边贴节奏卡,帮助幼儿寻找正确答案,演唱结束后也提同样问题,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歌词图片,并按歌曲节奏摆放,重点学习爸爸、妈妈的话。
5、播放录音,幼儿跟唱歌曲,进一步巩固对歌曲
二、尝试用身体乐器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巩固对节奏ⅩⅩⅩⅩⅩ的掌握。
1、教师提问,引出身体乐器,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标记,每次幼儿提出、出示相应标记后,大家一起拍一拍,特别是用嘴唇和舌头发音的作为重点练习,并提示用了这个嘴里就不能唱“嘚啵嘚啵嘚”了
2、选择一种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若选用嘴巴和舌头,可以先单独练习一句)
3、选择两种身体乐器为“嘚啵嘚啵嘚”伴奏
1)幼儿自己探索运用两种身体乐器为“嘚啵嘚啵嘚”伴奏
2)个别展示并带着大家我们试试
3)集体演奏(两遍)
三、尝试两人合作演奏(用一种动作、两种动作都可以)
1、幼儿两两探索合作的方式,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2、两两展示,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3、集体运用身体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反思】
在活动设计上,为了让幼儿快速理解歌曲,考虑到幼儿又具有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所以先请幼儿欣赏歌曲视频,在图文声并茂的情境中,最大化地理解歌曲。实践证明,观察的仔细的孩子马上就能理解“嘚啵嘚啵嘚”的含义,也清楚的知道了歌曲中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三个角色。
接着请孩子分句倾听每个角色说的话,孩子们对于爸爸妈妈的话都能很快地学说,也发现了该歌曲的说唱特点。整个活动中孩子说的话是难点,孩子们听了以后说不完整,需要教师的讲解,既要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又要概括的言简意赅。在理解的基础上出示相应的节奏卡让孩子能够有节奏地说,因为难度较大,所以进行反复的听和说的练习,当然每次策略都不一样,从拍手打节奏说——配上圆舞板打节奏说——配上琴声说。
解决难点之后,孩子看着图谱就能很自然地就把歌曲完整的说唱出来了,通过数次不同的角色分工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角色特点,也能更深的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由此引出社会教育话题,引导孩子联想到生活中喜欢和自己“嘚啵嘚啵嘚”的其他人,理解这种爱的表达方式,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也懂得了和他人“嘚啵嘚啵嘚”是相互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8
目标:
1、感知乐曲诙谐,欢快,跳跃的特点。
2、学习借助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准备:音乐磁带或CD
过程:
悄悄出来的小老鼠
--以话语和生动的肢体语言,引导幼儿仔细聆听,大胆想象:老师带来一首有趣的乐曲,讲的是一只小老鼠从草丛中跑出来玩的事情。它是怎样跑的?会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东西?
--我们先来听一听它从草丛里跑出来的样子。教师引导幼儿聆听A段音乐,用手指动作表现小老鼠跑动的样子。
--教师合着A段音乐演示小老鼠出来的样子:瞧,我的两个手指就是小老鼠的小脚。
--小老鼠除了跑到我们的肩膀上,还会跑到什么地方玩一玩?
--小老鼠除了来到我们身体上,还会来到那里?(椅子上)--幼儿用手指在椅子上快速爬行,表现小老鼠跑动的样子。
--除了用手指,还可以用什么表现小老鼠跑老跑去的样子?(小脚)--幼儿尝试用小脚表现小老鼠跑动的样子。
机灵的小老鼠
--引导幼儿聆听B段音乐,用身体表现小老鼠的紧张,放松,下滑等情状。
--小老鼠听到了什么声音?(可怕的声音)小老鼠会怎么样?(很害怕,很紧张)可能是谁来了?(老虎,狮子,狼,猫等等)有没有来?(没有)小老鼠变得怎么样?(它放松下来,不害怕了)--仔细听听音乐,小老鼠几次紧张?又几次放松下来?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老鼠时而紧张,时而放松的样子。
--提醒幼儿随着音乐旋律表现小老鼠紧张和放松的情状。
--小老鼠放松下来很高兴,就把草丛当滑梯滑了下来。
--引导幼儿聆听音乐,表现小老鼠往下滑行的动作。
--跟随B段音乐,引导幼儿完整表现小老鼠紧张,放松,下滑等情状。
快乐玩耍的小老鼠
--播放C段音乐,教师描述相应情景:小老鼠来到了大草地上,看到美丽的`蝴蝶在飞舞,它学起了蝴蝶飞舞的样子。
--幼儿在位子上随C段音乐表现蝴蝶飞舞的动作。
--小老鼠看到一只又一只蝴蝶飞过来,可高兴了!我们像小老鼠那样和蝴蝶一起玩一玩吧。
--随着C段音乐,幼儿分别扮演小老鼠和蝴蝶,表现一起玩耍的情景。
--欣赏D段音乐,引导幼儿表现小老鼠天黑了赶紧跑回家的动作。
草丛中的小老鼠
--幼儿坐在位子上,和教师一边听音乐一边完整表现乐曲情景。
--这一次,草丛中的全体小老鼠要到外面去玩了,妈妈有点不发不放心,你们说说大家一起到外面玩耍要注意什么?(安全,不要碰撞)--幼儿四散和教师一起扮演小老鼠,跟随音乐进行游戏。
--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游戏,教师在旁边给予提示,指导。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9
一、游戏玩法建议
第一段:炒豆豆单圈变双圈两个合作炒豆子游戏,在游戏的最后包剪锤游戏中,根据输赢,分为双圈。
第二段:拾豆豆双圈变单圈分为两个角色进行互动游戏,小豆豆和拾豆人。
小豆豆听音乐变出不同的豆子造型,拾豆人看好豆子出现的方位去拾。
在第二段间奏出变回单圈,开始循环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玩游戏《拾豆豆》。
2、通过讨论、同伴学习、经验迁移等尝试创编与理解音乐规则。
3、在游戏“包剪锤”和“拾豆子”游戏中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复习拾豆子游戏。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玩拾豆豆的游戏
和第二个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
2、学习幼儿第二段掌握拾逗人和小豆子之间的互动游戏。
指导语:妞妞很喜欢玩拾豆豆的游戏。
(1)观看示范
谁是豆豆?谁是妞妞?你是怎么知道的?
妞妞是什么时候拾豆子的?(豆子出现的.时候)
(2)教师做豆子,幼儿做妞妞,练习拾的动作。
指导语:我来做豆豆,你们来做妞妞,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什么时候拾豆豆呢?注意豆豆出现的时候就开始拾。
(3)幼儿之间分角色练习。
指导语:两个人玩游戏,怎样很快的确定谁是妞妞、谁是豆豆呢?我们刚才第一段完了一个什么输赢游戏?赢的人?输的人?那如果平局了怎么办呢?(快速商量)
3、掌握双圈游戏的玩法。
(1)站单圈,练习单圈到双圈的转换。
指导语:猜拳游戏结束后,谁到里圈当妞妞?(在间奏的时候,妞妞定进来和豆豆面对面站好,变成双圈)。
(2)完整玩游戏一、二段,练习间奏出由双圈变成单圈。
指导语:马上我们又要站成单圈重新开始游戏了,怎样变成单圈呢?
(3)完整游戏3-4遍,讨论交换朋友的方法。
指导语:怎样才能拾到更多的豆豆呢?(妞妞向手腕花方向走一个)什么时候交换朋友?
4、完整进行游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0
设计思路:
音乐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音乐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对于在幼儿期的幼儿来说,音乐的教育作用功不可没。
《单簧管波尔卡》这一国外名曲,以其明快、简洁的2/4旋律,悠扬、流畅的曲调广为流传。在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中,加入本曲的介绍,使幼儿初步了解”波尔卡“这一音乐曲式的特点,进一步掌握2/4旋律的节奏:xxxx,xx,xx使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王国中漫游,翱翔。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乐曲的结构特点并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难点: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老师的指挥进行演奏。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结构特点并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尝试用各种身体动作创意地表现滚动、飘扬等运动方式。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自制音乐图谱一幅。
2、乐曲《单簧管波尔卡》,录音机。
3、碰铃、铃鼓、双响筒各14个。
活动过程:
1、谈话: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好玩的梦……引入新课。
2、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
A、请幼儿听音乐,看老师演示图谱。
B、鼓励幼儿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演示图谱。
C、说一说音乐一样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什么?(风车)音乐不一样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不一样的枝条)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变动作。
风车是怎样旋转的,可以做什么动作?
枝叶是怎样飘扬的,可以做什么动作?
选取三个动作,请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4、跟着音乐演奏:
A、请幼儿跟音乐节奏进行徒手练习拍手。
强调幼儿要学会看教师的手势指挥。
B、幼儿分组手拿碰铃、铃鼓与双响筒跟音乐演奏。
在演奏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演奏情况进行及时纠正,注意各乐器的相互配合,能够服从教师指挥。
5、总结幼儿活动情况,予以适当鼓励。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掌握顿音唱法并学会唱这首歌。
2、热爱并尊敬老师的情感。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与幼儿组织过谈话,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回忆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9月10日是谁的节日?
2、教唱歌曲。
(1)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许多小朋友为什么给老师献花,引导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老师教小朋友学习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念儿歌等本领,老师工作很辛苦,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和学唱歌曲的愿望。
(2)教师介绍歌名后边弹伴奏,边完整地唱一遍歌曲,提问歌曲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
(4)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次唱一遍歌曲。
(5)幼儿跟学歌曲3遍。
变换形式让幼儿练习唱歌。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在创编歌词与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战,体验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借助多媒体课件、图片,让幼儿能在即兴念白的部分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听过捏面人,并见过一些面人形象。
2、各种捏好的面人造型图片(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和喜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美羊羊等)、多媒体课件。
3、空白纸四张、笔。
【活动过程】:
1、观看各种面人造型图片ppt,引出歌曲。
1)播放《西游记》片尾曲的音乐,导入活动
教师:徒弟们,跟师傅一起去西天取经哦(教师带领幼儿走进活动室,引导幼儿有秩序的找到座位坐好)
2)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介绍各种各样的面人,引出歌曲部分内容。
教师:你们见过捏面人吗?说说看你们都见过什么面人?
教师:你们见到的这些面人是谁捏出来的`呢?
教师: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的本领可大了,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来!瞧瞧看,都捏了些什么?(播放课件)
教师:老爷爷捏了哪些面人呢?(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懒羊羊、慢羊羊、灰太狼、红太狼、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等)
3)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比较难的一句歌词。
教师:老爷爷捏出来的面人太多了,我们都看不过来了!
教师边做动作边引出歌词:“老爷爷捏的面人,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随后按歌曲节奏念:“老爷爷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
引导幼儿跟教师学念这句歌词。
2、熟悉歌曲《捏面人》旋律与主要内容。
1)教师范唱歌曲,在“捏一个xx?x|x?x|x-”部分时,只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中的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孙悟空形象,并不唱。
2)请幼儿猜猜:“爷爷都捏了什么?”“你从哪个动作看出来的?”
幼儿先根据教师的身体动作猜出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部分歌词。教师再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孙悟空图片,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出现的先后顺序。
3)幼儿看图片随伴奏按节奏边做动作边念“捏一个xx?x|x?x|x-”部分的歌词。
4)教师和幼儿随着钢琴的伴奏按节奏完整的边做动作边念整首歌词。
5)完整学唱歌曲《捏面人》。
师生相互扮演老爷爷与面人,幼儿边看图片教师边用动作提示幼儿各部分的歌词内容。
教师逐步退出动作引导,让幼儿逐步学唱歌曲2~3遍。
3、按故事主题创编部分歌词。
1)师幼讨论故事主题。“老爷爷捏的是什么故事?(《西游记》的故事)那你想编一个什么故事呢?”(歌曲音乐持续不断地轻声伴奏。幼儿与同伴热烈地讨论,教师即兴参加讨论)
2)教师选取幼儿讨论的某一主题,尝试对“捏一个xxx|xx|x-”部分歌词进行替换创编。教师将幼儿的创编简化成图,画在空白纸上,并按序排好在黑板上。
3)在图片的提示下,幼儿演唱由自己创编的歌曲。
4)教师鼓励幼儿加快速度演唱歌曲。
5)教师逐一抽去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学会演唱。
6)在没有图片的提示下,幼儿完整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4、表演歌曲。
一部分幼儿扮演老爷爷,另一部分幼儿扮演面人进行“捏面人”活动。表演老爷爷的幼儿可随意的把表演面人的幼儿“捏”成任意造型。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的兴致十分高,活动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说唱和京韵两合体,是幼儿熟悉的故事情节,所以幼儿十分的感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跟着我的步骤学下来。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问答法、图片法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习。歌曲中的念白部分,也是歌曲比较重点的部分,把这个难点前置,为后面的整体说唱打下基础。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范唱、角色表演、角色变化等方式学习歌曲。让幼儿在形式多变的情境下练唱不觉得枯燥乏味。使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在本节活动的难点部分创编歌曲的念白部分,在这一环节我通过幼儿喜爱熟悉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为幼儿提供素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培养了幼儿的创编能力以及大胆表现的能力。活动中幼儿创编出了“捏一个喜羊羊在跑步;捏一个美羊羊在化妆;捏一个懒羊羊在睡觉;捏一个沸羊羊在举重……活动中通过图片帮助和加快速度、拿掉部分图片和脱离图片,逐层让幼儿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整个活动在轻松之中结束,幼儿不仅学会唱原有歌曲,还在其基础上学会了创编。但在活动中我发现也存在着不足:歌曲由“唱”和“说”两部分组成的,在活动中我注重了幼儿“说”的部分和“创编”的部分而忽略了“唱”的部分,“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这句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在活动中我将难点前置,但发现在学习中幼儿对于这句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为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揪出来帮助幼儿解决。活动结束后我又利用下午活动的时间巩固练习了这首歌曲,幼儿能完整、正确的唱出整首歌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2
活动背景
为了更好的完成音乐课题活动,我设计了一节节奏训练课。发展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打肢体节奏,从简单的一种肢体节奏到每小节一至两种节奏,培养幼儿身体各个部位的配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音乐打节奏、听音乐做肢体动作。
2、通过节奏练习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的协调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
肢体各节奏的配合。
活动准备
节奏条、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入教室,教师弹前奏复习节奏歌《谁在说话》。
二、复习节奏,重点强调空拍,复习空拍。
三、导入新课
1、播放乐曲,欣赏乐曲:大灰狼,幼儿兴趣很高,效果很棒。
2、教师依次出示练习过的节奏(并将其组合),交代幼儿就是大狮子、狼........的音乐节奏,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打节奏。与幼儿练习几次,利用欣赏乐曲,请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
3、加肢体节奏。
(1)、X X X XX X 重点是与音乐配肢体节奏。
(2)X XX X 要求:费别用拍头、拍肩、跺脚拍打。教师示范。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性。幼儿自由练习。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打节奏。
五、结束、律动《节奏拍拍》。
教学反思
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节奏不是第一次上,但相对来说难度增加,每次的节奏都是有规律的,这首乐曲缺乏规律性,经过几次的反复修改行程了最后版规律性的节奏乐。节奏乐调动的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的人类生活是不存在的。大到对四季变换的感受,小到日常生活的洗脸、刷牙、穿衣、都离不开节奏,甚至于人脑一时的思想,严格上讲也有节奏。
小百科: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变化的结果。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ABA”曲式结构,感受A段欢快跳跃,B段抒情连贯。
2.学唱歌曲,尝试用记忆中最深刻的人和事仿编B段歌词。
3.抒发对幼儿园,老师,同伴的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感。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毕业歌》、幼儿园生活的视频或照片。
活动过程:
一、回忆往日的欢笑与泪水。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就要成为光荣的小学生了。幼儿园的生活就要结束了,小朋友,还记得你们在幼儿园的每时每刻吗?
2.播放课件【音乐欣赏】,请幼儿在优美的.背景音中欣赏孩子们的照片集锦或生活学习视频,回忆往日生活。
3.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毕业歌》,唱一唱我们即将毕业的心情!
二、欣赏《毕业歌》,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
1.教师播放课件【歌曲MTV】,请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毕业歌》。
歌曲有几段?哪些地方的旋律是一样的?哪里是不一样的?
2.分段欣赏歌曲,比较感受AB段不同的性质。
①教师播放课件【第一段】,听了这一段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欢快的.跳跃的)再次播放,请幼儿尝试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应和,如:拍手。②教师播放课件【第二段】,听了这一段歌曲,你又有什么感觉?(抒情的.连贯的)再次播放课件,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如:身体摇摆。
③教师播放课件【第三段】,这一段歌曲,和前面哪一段歌曲的感觉很像?听起来怎么样?(和第一段一样)再次播放,请幼儿用动作表现。
三、根据节奏朗诵歌词,分段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播放课件【歌词欣赏】请幼儿欣赏。
2.提问:时间时间像飞鸟是什么意思?歌曲中提到忘不了什么?我们要和谁说再见了?等我们带上了红领巾,要做什么?
3.再次播放课件【歌词欣赏】,引导幼儿跟着节奏朗诵歌词,进一步理解歌曲。
四、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课件【歌曲欣赏】,请幼儿完整跟唱歌曲。
2.这首歌曲抒发了什么情感?
再次播放【歌曲欣赏】,引导幼儿在演唱中抒发对幼儿园.老师.同伴的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感。可进行数遍。
五、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教师播放课件【歌曲MTV】,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提醒幼儿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
师生齐唱第一段和第三段,幼儿单独演唱第二段。
幼儿齐唱第一段和第三段,女孩单独演唱第二段。
幼儿齐唱第一段和第三段,男孩单独演唱第二段。
2.请幼儿自己设想演唱的方法,在演唱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能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3.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活动准备:
1.欣赏过京剧表演的片段。
2.视频、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体会京剧的唱腔,引导幼儿学唱拖长腔乐句。
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京剧唱腔。
(1)他们在表演什么?
(2)他唱了些什么?是怎么唱的?小结:张飞生气的时候就爱乱叫、叫喳喳。
2.再次观看视频,学唱拖长腔乐句。
(1)引导幼儿尝试演唱
(2)出示图谱,学唱拖长腔乐句图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唱呢?引导幼儿随图谱进行学唱。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拖长腔是京剧的特点。
二、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特点与脸谱的关系,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1.出示脸谱,回忆已有经验。
有哪些颜色的脸谱?
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及人物
(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2)你听到蓝脸的、红脸的、黄脸的、白脸的"唱的是谁?
(3)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脸谱?小结:京剧的脸谱真有趣,颜色不同,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同。
3.范唱第二遍歌曲,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演唱最后一句。你听到歌曲唱了什么?怎么唱的?
4.范唱第三遍歌曲,感受演唱的不同力度。你听到老师唱张飞和窦尔敦的声音是怎样的?黄脸和白脸的怎么唱的?每一句的声音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初步学唱。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1.老师大声唱,幼儿跟着一起小声唱一唱。小结:不同颜色脸谱代表的人物特点不一样,因此他唱歌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2.幼儿集体唱。
3.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四、播放视频,幼儿随音乐加动作演唱歌曲。
1.观看演唱京剧的视频。
(1)小演员是怎样表演的?
(2)你想加上什么动作?请个别表现,教师提升,幼儿互相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唱唱试试。
2.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想不想像小演员一样来试试?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五、教师演唱歌曲,激发孩子继续演唱的兴趣。小朋友,这首歌还唱了很多颜色的脸谱,老师唱给你们听听怎么样?你还听见有什么颜色的脸谱?我们回到教室再把这些颜色的脸谱唱出来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
一、说教材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歌曲《蹦蹦跳跳身体好》旋律欢快,内容有趣,整个歌曲极短的句子中包含了一个有趣的动物运动会场景。
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理解歌曲的内容,并能按照歌曲旋律准确的演唱。
2、学习用说唱方式与同伴合作演唱歌曲,并尝试为歌曲议定名字。
3、体验歌曲带来的愉快情绪,激发幼儿表现自己的欲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和旋律特点,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是:幼儿与同伴合作完成歌曲的两声部演唱。
活动准备:歌曲伴奏MP3、图谱
活动过程:
一、图谱导入
通过大森林开动物运动会作为活动导入,出示图谱并说出歌曲中的句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二、学唱歌曲
通过提问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节奏是快的还是慢的来告诉幼儿,这是一首旋律欢快的歌曲,接着提问“你还听到了什么,能用歌曲中的句子来回答吗?”作为学习歌词的衔接,与幼儿熟系记忆歌词;然后与幼儿一起轻轻地歌唱。
三、学习简单的两声部合唱
“小动物们的比赛太精彩了,你看拉拉队也赶来为他们加油助威了”出示拉拉队图片,介绍拉拉队,听歌曲提问“拉拉队在哪里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的?都喊了什么?”让幼儿通过图谱,知道拉拉队在什么地方出现,出现的时候都说了什么。师幼练习两声部合唱,接着幼儿分组尝试两声部合唱。
四、创编歌曲的名字
好听的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我们能不能为这首歌曲想一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让幼儿思考出自己满意的答案
五、与同伴分享歌曲,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我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让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活动开始时让幼儿边看图谱边听歌曲中的句子,熟系歌曲句子,然后播放音乐,使幼儿感受到了乐曲所表现的高兴、快乐的情绪,为幼儿后面的学习作下了铺垫。在学习理解歌词部分,我采用了清唱的方法,让幼儿去倾听、感受,当幼儿说出歌曲中的内容时,我就指着幼儿说到的地方,再说一遍歌曲句子,活动中,我运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从效果看,幼儿很快就理解并掌握了这首歌曲的`内容,他们很愿意、很积极的要用一种愉快、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当幼儿基本学会了这首歌曲,为了进一步体现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我设计了唱说唱词的环节,我先向他们介绍拉拉队,让他们知道歌曲中的拉拉队在唱到哪一句的时候为运动员加油呐喊的,接着分组演唱,让一部分幼儿当“运动员”,一部分幼儿当“拉拉队”,通过运用说唱词唱出重唱部分,体现出小动物比赛的精彩,使他们在唱的过程中感受热烈的气氛,体验乐曲表达的快乐情绪。
不足之处:这节课在让幼儿理解、感受的部分还可以再充分些,幼儿学唱歌曲时要让幼儿感受出、说出要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而不是由教师讲,幼儿唱,幼儿没有充分感受、理解的时间和机会。我在问问题时,显得过于繁琐,一个小问题问了好几次,有点罗嗦,在时间上也没有把握好,在下次音乐活动中,我一定会多多注意这次音乐活动所存在的问题,并争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