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锦集十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规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尝试用符号记录规律。
2、激发幼儿对物体排列规律的兴趣,
活动准备:
斑马图片;条形旗图片(规律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笔、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1、教师身穿条纹上衣,吸引幼儿注意。
师:“老师的上衣图案是怎么样的?”
2、出示斑马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纹规律。
3、出示条形旗图片,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启发幼儿用符号记录规律。
师:“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怎么样把它们记录下来呢?”
1、幼儿讨论记录方法。
2、确定简洁的记录方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规律(如:010101、□○□○□○)或用物体的主要特点进行记录(如:蓝白蓝白蓝白)。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符号记录。
4、幼儿互相交流记录结果的含义。
三、启发幼儿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并尝试进行记录。
四、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各种规律事物及规律现象。(如:人行横道、星期的轮回规律、四季的轮回规律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中班找春天的科学教案,我们来看看。
中班社会:找春天
教学目标:
1.感知春天的景象,知道春天来时花、草、树、木、小动物、河水的变化
2.喜欢观察,有好奇心和探索春天变化的欲望。
3.能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找到的春天。
教学活动:
一、通过谈话活动导入,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温暖气息。
1.提问:
(1)现在是什么季节呀?
(2)春天的天气怎么样?和冬天的天气有什么不一样?
2.组织幼儿讨论回答。
3.师:春天的太阳和风吹在我们的身上很温和,舒服,暖洋洋的。
4.组织幼儿学说温和、舒服、暖洋洋等形容词,感受春天的温暖。
二、结合调查表,感知春天相关事物、景色的变化。
1.师:春天非常的漂亮,很多人都喜欢春天。那春天到了,我们周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组织幼儿自由讨论,结合调查表,说说自己发现春天的变化。
3.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的调查表。
4.组织幼儿互相交换调查表分享。
5.教师结合对应的图片,小结:春天花草树木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树叶、小草的颜色变绿了;许多漂亮的小花也都开放了,有迎春花、蝴蝶花等;河水也融化了;小动物们也都到户外游戏了;还有蝴蝶、蜜蜂忙着采蜜等。
三、参与户外活动,寻找漂亮的春天,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眼中漂亮的春天。
1.提问: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回答,说说对春天的.感受。
3.师: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户外寻找漂亮的春天呢?
4.组织幼儿来到户外,感受漂亮的春天,将幼儿外出寻找春天的过程中拍下来,回教室和幼儿一起分享。
5.回教室后,请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将漂亮的春天绘画出来。
6.组织幼儿绘画漂亮的春天,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7.请幼儿互相分享、介绍自己绘画的漂亮的春天。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萌发孩子用心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重点)
2、引导幼儿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纸杯功用。(难点)
【活动准备】
1、三个大水盆装满水,纸、笔若干。每组一个一次性纸杯装上水。
2、幼儿每人事先折好一个小船。
【活动过程】
(一)玩纸船。“请小朋友看看教室里有什么?”(水盆,水盆里有水)“你们想玩吗?想想你要怎样玩。”幼儿讨论后自由选取地方玩。提问:
A你是怎样玩纸船的?
B你的.纸船怎样了?
C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蜡不喝水,蜡涂在纸上就好像给纸穿上了一件雨衣,能够保护纸的。
(二)折纸杯。教师出示一个纸折的杯子,让幼儿观察。
提问:
A你觉得这个纸杯能装水吗?
B你有什么办法能够让纸杯不漏水。
幼儿自由讨论后进行操作。小结:蜡涂的厚薄均匀与否会影响效果,涂的厚均匀的不会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三)发现纸杯的秘密。教师出示另一种一次性纸杯,让幼儿比较发现他们的不同,然后揭晓纸杯的秘密。
(四)延伸。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请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我们下次再来做实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树在外形特征上是多种多样的。
2、学习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技能,使幼儿掌握有的树粗、有的树细,有的树高、有的树矮的特征。
3、了解树木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树木。
活动准备:
1、寻找有各种各样树木的园林,为幼儿观察时用。
2、准备各种可作测量用的工具(如尺、绳子、布条等)。
活动过程:
1、观察各种各样的树的外形特征。
带领幼儿到小树林中。“看看我们的周围。哪些树是你认识的?它的名字叫什么?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各样树木的名称和主要外形特征。)
2、比较认识各种树的异同处。
“这些树长得都是一样的吗?哪里相同?哪里不同?”(相同点:都有根、树干、树枝、树叶;不同点:常绿树、落叶树等。)“它们高矮、粗细也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不同点。)“这些树有的粗有的细,有的直有的弯,有的高有的矮,叶子有的厚有的薄,树是多种多样的。”
3、学习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树的粗细、高矮除了用眼睛目测以外,还有其它的方法来测量吗?”(引导幼儿借助绳、树枝、尺、布条等东西辅助测量。)请小朋友每人选择一样工具去量 量树的粗细、高矮,量好以后,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工具,怎样量出树的.高矮、粗细来的?幼儿分散自由测量,个别辅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有没有跟别人不同的测量方法?”
4、了解树木给动物、人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今天,我们认识和测量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人们要种这么多的树?”(美化、绿化环境。)“这些树木给动物和人带来什么好处?”(可作为动物的食物,可以给人遮阴,美化环境,木材可以供建筑、制家具用。)“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来保护这些树木呢?”(不攀折树枝,给树木浇水等。)
活动延伸:
画各种各样的树,画出各种树木的明显特征来。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制作意图:
丰富幼儿的动手操作材料,增加操作的兴趣。
教育价值:
1、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锻炼幼儿的点数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选用材料:
塑料桶、塑料膜、塑料盒、串珠、辅助材料
制作方法:
1、将塑料桶装饰成娃娃(五官及大嘴巴)
2、将压好膜的纸卷成管后进行装饰,在娃娃的两侧安上两个塑料盒,放小珠子(小珠子分两种不同颜色)
适应年龄:
4――5岁
操作地点:
桌子上、地毯上、玩具柜上、小椅子上等
做作方法:
俩人同时开始喂娃娃,将串珠从各自的塑料管中喂娃娃(珠子分两种不同颜色,并同时结束,两人在从娃娃的大嘴巴中取出珠子,清点各自的"珠子有多少,多者为胜。
建议:
塑料管(压膜管)可以一样长,也可以长短不一样,让幼儿轮流使用,并且感知管的长短不一样,喂珠子的快慢也不一样。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目标:
1、认识河蚌,了解河蚌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了解河蚌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准备:
1、河蚌实物若干,饲养在自然角,供幼儿实际观察,河蚌的生活挂图。
2、珍珠的形成过程图片或视频。
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班的自然角里来了几位新客人,它们就是河蚌宝宝,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吧!
2、教师出示河蚌,请幼儿触摸观察。提问:
(1)河蚌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河蚌贝壳前端和后端是否一样,贝壳的外面有什么?
(3)看一下蚌的两片贝壳的背面是由什么连接的.?
(4)河蚌在安静状态下和受到触动时,表现有什么不同?
教师结合河蚌实物总结介绍:
河蚌是生活在淡水水底的动物,2片对称的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贝壳的前端钝圆,后端稍尖。贝壳的外层有一条条以壳顶(靠近前端上方的突出部分)为中心的同心环纹,宽窄和颜色深浅相间,叫生长线,它的形成受环境条件影响,但不代表年龄。两片贝壳的背面由韧带连接,韧带有弹性,能使两片贝壳张开。在安静状态下,贝壳能微微张开,露出斧足,由于斧足的伸缩使身体前进;当遇到刺激时,斧足收回,两片贝壳就紧紧合在一起。
3、结合河蚌的结构图,让幼儿边观察边猜测思考问题:
(1)河蚌的口在哪里?它吃什么东西,是怎样吃东西的?
(2)河蚌有用吗?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用?
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4、结合幼儿的回答和珍珠形成图,介绍河蚌的作用。
1) 适合烧、烹、炖,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之功效。
2)河蚌浑身是宝:河蚌是珍珠的摇篮,不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养育珍珠。除育珠外,蚌壳可提制珍珠层粉和珍珠核,珍珠层粉有人体所需要的15种氨基酸,与珍珠的成份和作用大致相同,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益阴、镇心安神、消炎生肌、止咳化痰、止痢消积等功能。将蚌肉和蚌壳分别加工、蒸煮消毒和机械粉碎,即可制成廉价的动物性高蛋白饲料,喂养动物。
5、观看珍珠的形成过程图片或视频,加深对河蚌的认识。
教师提问:
1)珍珠是在那种小动物的肚子里长出来的?
2)你喜欢珍珠吗?为什么?
3)我们如何来保护它?
6、教师小结。
提醒幼儿要爱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让小动物们都能快乐地生活、生长。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发展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探索活动感知磁铁的两极,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活动准备:
1、粘有磁铁的大灰狼和兔子的教具(要粘贴在同极的磁铁上)
2、幼儿操作材料:大灰狼和兔子图片、双面胶、标有s、n极的条形磁铁两块。
活动过程:
一、出示磁铁、巩固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教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对了,这是磁铁,它不光能吸住铁制的东西,还能帮助动物们赶走大灰狼呢。
二、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1、教师:在一片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在这里生活的很开心,突然有一天,来了一只大灰狼,它非常的凶恶吃掉了很多小动物。于是森林里的.动物们就聚在一起想想个办法赶走它,兔子就想到了个好办法,于是他把大灰狼赶走了。
2、提问:为什么大灰狼看到兔子就跑了呢?
三、出示两块方形磁铁,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磁铁的吸力和斥力。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两块方形磁铁,它们的两端分别是红色和蓝色,红色的一端叫n极,蓝色的一端叫s极,我现在把两块磁铁的n极碰一块看看会发生什么事?s极碰一块会怎样呢?一块n极碰另一块s极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2、幼儿自由操作。
(1)将一块磁铁的s极对另一块磁铁的s极。(同极相斥)
(2)将一块磁铁的n极对另一块磁铁的n极。(同极相斥)
(3)将一块磁铁的s极对另一块磁铁的n极。(异极相吸)
3、教师小结:磁铁是有吸力和斥力的,因此粘贴在大灰狼和兔子上的两块磁铁是同级的,当兔子靠近大灰狼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力量相互排斥,靠近不了,就赶走了大灰狼。
四、教师示范制作“大灰狼”和“兔子”
1、教师介绍制作材料。
教师:老师这里各有一张大灰狼和兔子的图片,还有双面胶和标有s、n极的两块条形磁铁,一会老师要用它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噢!
2、教师示范操作游戏“赶走大灰狼”的步骤。
(1)先把大灰狼的图片用双面胶粘贴在一块磁铁的n极上,然后放在桌子上。
(2)再把兔子的图片用双面胶粘贴在另一块磁铁的n极上,然后放在桌子上。
(3)最后用手拿着贴有兔子的条形磁铁的s极,用n极的一端去碰贴有大灰狼的条形磁铁的n极,这样就因同极相斥的原理将大灰狼赶走。
五、幼儿动手制作,了解磁铁的吸力和斥力。
1、幼儿制作,教师观察、指导。
2、幼儿动手玩“赶走大灰狼”的游戏。
附:科学原理:
磁铁的磁力是同级相排斥的,不同级才能够相互吸引,所以粘贴在大灰狼和兔子上的两块磁铁是同级的,在相互靠近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力量相互排斥,靠近不了。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镜片,感受镜片的奇妙。(重点)
2、能用语言描述探索中发现的现象。(难点)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报纸、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放大镜、望远镜、哈哈镜等各种镜片若干。
2、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幼儿照平面镜,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们都照照镜子,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自己的脸呀!
2、小游戏:照照身后有什么?
师:小朋友们,现在请平面镜帮忙。找一找你身后有什么?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照。
幼:我看到了后面的.小朋友、我看到了墙上的画、我看到了***小朋友倒站着……
二、探索归纳、交流讨论。
师:现在你们来玩平面镜、凹面镜,看看它们各自照出的影像是什么?
幼:有的没有变,有的缩小了,有的放大了。
师: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会不一样?
幼:因为它们的样子就不一样。
师:那现在你们就仔细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那些地方不一样?
幼:平面镜是平的,边上和中间都一样厚;凹面镜边上厚中间薄;而凸面镜却边上薄中间厚。
师:那么,你们再用这三种镜片看一看一样吗?
幼:不一样。平面镜看东西不变;凹面镜看到的字变小了;凸面镜看到的字变大了。
师:今天玩了这些镜片感觉怎么样?
幼:这些镜片太奇妙了!
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什么地方使用了这些奇妙的镜片?
幼:照相机、望远镜、汽车上的反光镜、幼儿园里的哈哈镜、爸爸的眼镜……
三、迁移应用。
师:现在拿起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哈哈镜,照一照自己的表情。
幼:我变丑了,我长成大眼睛了,我嘴巴变大了……
师:现在拿上放大镜,我们到外面去点燃报纸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3、制作冰灯
活动重点: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一些干净的冰块
2、准备不同形状的容器,各种装饰物品,绳子,彩色颜料水。
3、“好玩的冰”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幼儿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
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
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 提问: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娃娃?
(2)初次提问: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笔画着记录下来。
(3)提问:你们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观察并表扬探索方法特别的孩子,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
3、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 提问:你觉得冰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
(2)小结冰的特性
师: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师:你忙你的冰娃娃和刚拿到时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真棒说出了一个新词——融化,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宝宝的。
小结:原来冰娃娃在手里会融化掉!变成水宝宝!
5、幼儿制作彩冰灯。
师:让我们动起灵巧的小手,一起来制作漂亮的冰灯吧!送给我们可爱的冬爷爷做新年礼物吧!
课后延伸:组织幼儿玩冰灯。
教学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在这个奇特的世界里有雪花在漫天飞舞,有美丽的"冰棱倒挂在檐边边,也有小娃娃陪着我们快乐的玩耍。虽然北风呼啸、寒风凛冽,但在这个寒冷的世界里,我们开展的活动却是热火朝天、喜气洋洋,消融了冰冻带带给我们的寒意,让浓浓的温暖洋溢在我们爱意浓浓的班级里。
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冰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就是要通过情景在学生的头脑中引起认知的兴奋,产生认知的冲突,形成思维爆炸,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我在设计此节科学课时,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孩子具有好奇心,提供适合他们的认知特点的内容,唤起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其次,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我认为,教师不应该把一节课的结束视作探究的重点,更不应该把孩子束缚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应引导孩子把探究的兴趣和关注的事物延伸到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注重长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生成系列的不断深入的探究活动。我们的延伸活动,是让孩子们到户外玩冰灯,激发他们继续探究冰的奥秘。
设计背景:
“冬爷爷来了,冬爷爷来了”小朋友们拍着手、唱着歌,跳着优美的舞蹈,迎接着冬爷爷的到来。尽管北风呼呼的吹着,天是那样的寒冷,小朋友的手、小脸、小耳朵都被冻得红扑扑的,但依然没有冰冻孩子们的热情与好奇心,他们正用那明亮而闪烁的大眼睛,灵活而又坚强的小手探索着属于冬爷爷的奥秘。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科学活动最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实现探索、发展的愿望,于是我设计了此节科学探索活动——好玩的冰,让孩子们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所隐藏着的奇特奥秘。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标志,发现塑料容器上可回收标志里的数字。
2、通过猜想、分类、观察,了解可回收标志里数字的秘密。
3、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养成细心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可回收标志、带有数字1,2,4,5,6,7的可回收标志。
2、各种塑料制品、超市货架。
活动过程:
一、逛超市,激发参与兴趣。
1、带领幼儿逛“超市”,提醒幼儿看看、摸摸超市里的物品。
2、请幼儿说说在超市里看到了哪些物品,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提问:还知道哪些用塑料做成的物品?
二、找标志,发现秘密数字。
(一)认识可回收标志,找出可回收塑料制品。
1、出示可回收标志,帮助幼儿认识,理解其意义。
2、分类:幼儿去“超市”,找出身上有可回收标志的塑料制品放到可回收标志下面。
。
(二)发现可回收的塑料制品原来都是塑料容器。
1、师生同看:找到了些什么可回收的塑料制品?(饮料瓶、矿泉水瓶、洗发精瓶……)
2、提问:这些可回收塑料制品又可以用来装什么?(装水、装饮料、装洗发精……)
3、总结:凡是可以用来装东西的物品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容器;塑料做成的容器就叫塑料容器。
(三)发现塑料容器上可回收标志里的数字。
1、提问:塑料容器的回收标志里还有其他什么吗?(数字)
2、观察:每人去拿一样塑料容器,看看回收标志里到底有数字几。(男女小朋友分组取)
3、交流:幼儿观察后每说一个数字,老师就出示相应的回收标志数字贴到黑板上。
三、做统计,探寻数字秘密。
(一)猜想——分类——猜想,初探秘密数字的秘密。
1、第一次猜想:为什么这个可回收标志里要有数字呢?
2、幼儿分类操作:将相同数字的塑料容器放到相应的`回收标志数字下面。
3、第二次猜想:相同数字的容器在一起了,看看这些数字,再看看相应的容器里面装的东西,此时,会有些什么新的想法呢?觉得这个数字会表示什么意思呢?
(二)操作——统计——交流,再探秘密数字的秘密。
1、引导:为什么叫容器?看看每个回收标记数字下的容器,分别可以用来装什么?
(1下面有矿泉水瓶和饮料瓶,可以装矿泉水和饮料……2下面有洗发精、沐浴露的瓶子, 可以用来装洗发精、沐浴露……4下面有保鲜袋,可以用来装菜,让菜保鲜……5下面有餐盒,我看到家里用来装各种食品放到微波炉加热……6下面有泡方便面的盒子,可以用来装泡面……7下面有太空杯,可以用来装茶……)
2、统计:出示操作统计表(见附件1),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联想,操作统计什么物品该装在数字几的塑料容器里。(操作卡片左上角贴上不同的标记)
3、录像:看关于《塑料容器上秘密数字》的录像,了解数字的真正含义。
四、送瓶盖,解决生活问题。
出示几个盖子跟身子数字不一样的容器请每组小朋友帮忙,看看他们该送到哪里?(细节:提醒幼儿合作,共同商量)